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神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成败生死缘有数,

    繁华颠倒莫相疑。

    心灰未冷狻猊火,

    漏转新生志可期。

    阮大成不禁一阵凄然,眼圈微微有些发红。他为父亲的凄惨身世而感伤,这感伤尽管十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他,却从来没有像今天来得这么强烈。

    孝廉老爷真真是义重如山哩。

    在义重如山的孝廉老爷面前,他觉出了自己的鄙俗和浅薄,愈加不敢轻言妄动,他只把一双汗津津的手搭在膝头上,小孩儿一般眼盯着孝廉老爷庄重神圣的面孔,凝神倾听。

    孝廉老爷长长叹了口气,又道:“这诗自然算不上好,可也道出了老夫心中的一些感慨!这诗既是写给我那老兄弟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今日忆起,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老夫今年六十有三,一生虚度,迄今一事无成,惭愧!惭愧啊!”

    阮大成道:“世伯大人过谦了!小侄虽远在南洋,也时常听人说起世伯大人的高风亮节和赫赫政声哩!世伯大人在铜岭为一县之令时,谁不称道世伯大人是陆青天啊!世伯大人怎可说是一事无成?”

    闻听此言,孝廉老爷甚为高兴,呷了口茶道:“哦!你在南洋地面也听说过老夫的传闻么?是不是来往航行的船民们带过去的?是的!老夫为官不敢说是如何圣明无私,可清廉正派,为民做主倒还是做得到的!嘉庆十八年,铜岭匪患四起,是年八月头上,外县流匪八百余人夜半突入县城,大肆抢掠,天明退去。次日,抚台大人知晓,疑城内百姓通匪,率官兵几千,围定铜岭县城,意欲屠城,约定子时开刀,老夫大惊,拦住抚台大人坐骑,极力哀求,老夫说:‘此番匪贼突人,并非百姓勾引,且匪贼又非本县人氏,如何降罪于本县民众呢,本县十三万生灵皆朝廷赤子,何忍屠戮?’老夫声泪俱下,长跪不起,求至半夜,方才劝下抚台大人!老夫之政声也就由此而鹊起了。”

    孝廉老爷仿佛并未告老还乡,仿佛还在做着铜岭的知县哩!他讲起任上的事情是那样动心动情,如醉如痴!孝廉老爷显然并不是那么谦虚的,孝廉老爷也有自己的骄傲与自豪!别的不说,就冲着他嘉庆十八年救下一县十三万民众,也很值得骄傲一回哩!

    据孝廉老爷自己叙道,他告老还乡时,铜岭民众是恋恋不舍的,长亭十里相送,光那标志政声的金匾和长生牌就接下了十几块哩!

    叨叨唠唠吹完自己,孝廉老爷才恍然想起了别人的事情,自觉着有义务听听阮大成漂流南洋这十余年的经历。

    于是乎,孝廉老爷关切地问道:“世侄,你这么多年都是咋过来的?也给老伯说说!”

    大成干咳了一声,怯怯地道:“这却也没啥好说的!我才如世伯大人所言,一事无成哩!这十余年虽说也读些书,做些诗文,却在那仕途经济上一无进取,整日为着一张嘴忙忙碌碌,做生意,开铺子,给南来北往的船家在南洋地面上办货,银子倒是积下了一些,正事却没做成一桩……”

    孝廉老爷开初还是装做很有兴致地听,听着,听着,眉头却皱了起来,方正的脸膛上泛出了一片暗淡之色。

    孝廉老爷很响亮地呷茶,很响亮地把茶水往肚里咽,很响亮地扇扇子。

    阮大成觉出了孝廉老爷的不快,说话时愈加发怯,说到半下里,竟停下了。

    孝廉老爷扬扬下巴道:“你说,你说!老伯听着哩!”

    阮大成只好再说,说他如何孤身一人随南洋鸟船漂流南国,如何在人家货栈管账收钱,后来又如何办了自家的货栈。

    孝廉老爷的脸色越发不好看了,听着听着眼皮竟合了起来,两腮鼓胀着,一口口向外吹气。

    阮大成脸上、额上、脖子上汗津津的,他知趣地将长话短说,简洁地将自己开货栈的过程和随“春盛”号鸟船返回清浦遇险的过程说了一遍,说到和海贼三和尚赌肉一节,也未敢大肆渲染,他知道,面前这个孝廉老爷才不吃这一套哩!

    果然,阮大成说完之后,孝廉老爷便开口了,一开口便是一通不客气地教训:“大成侄儿,许多年前,你孤身一人闯荡异乡,也实在是出于无奈,老伯知道。然而,老夫以为,人生一世总得饱读些经书,求得功名,力求进取,方为正道。就说令尊大人吧,那学问多好!如今我还留存着他的不少诗词墨迹哩!他虽说后来罹祸殒命,那学问却是常人比不了的!方才听得你的述说,老夫以为,以你今日的学问也是比不了的!你说到,你还时常读些诗书,那么,今日里老夫倒要考你一考,与你赋诗一首,看你如何应和!”

    阮大成慌忙立起道:“世伯大人,小侄不敢!”

    孝廉老爷做得一手好诗,岂愿轻易放过这炫耀的机会?再加之又肩负着教训世侄的神圣责任,更急急地想露一手!

    孝廉老爷固执地道:“这却是要试试的!老伯今日就以芙蓉如面为题,赋诗一首。”

    孝廉老爷当即唤人取来笔墨纸张,提笔凝思片刻,疾疾如风似的书道:

    将别芙蓉岸,

    漫上木兰舟。

    离情犹耿耿,

    余思复悠悠。

    萍合岂无意,

    波飘总带愁。

    凄凉归故里,

    梦为是人留。

    孝廉老爷写毕,端坐一旁,目视着阮大成,看他如何应对。

    阮大成只得抹汗提笔,愣了一会儿,遂下笔写道:

    红叶媚秋岸,

    迢迢一叶舟。

    琵琶江上调,

    砧杵声悠悠。

    又愣了好一会儿,想疼了脑子,也未能将下面的意思写出来。

    孝廉老爷走了过来,在阮大成那四行诗上看了一遍,接过笔,未假思索便接着写了下来。

    这四句是:

    斜月松梢外,

    风寒水带愁。

    依依无限态,

    梦中人尚留。

    搁下笔,孝廉老爷自认为完全取得了教训的资格,遂愤愤地从开海禁骂起,把那南洋的鸟船、估船,北洋的平底沙船,全骂了个遍!孝廉老爷一贯地认为,清浦十八滩上的世风就是被这帮只认银钱不识礼义廉耻的商人们搞坏的!他逐一数落着南寺坡上各家商号的种种鄙俗之事,确凿无误地证明了自己的高尚伟大。后来,孝廉老爷还骂起了反叛朝廷的会匪,骂起了妖言惑众的洋毛子和那些自甘堕落的二毛子。

    孝廉老爷没骂阮大成一句,然而,阮大成却觉着孝廉老爷处处都在骂自己!

    孝廉老爷指桑骂槐哩!

    孝廉老爷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他痛快淋漓地骂了一通之后,却对阮大成道:“你觉着老夫讲得可有道理?”

    阮大成认为孝廉老爷毫无道理,嘴上却不敢直说,只道:“世伯大人是否过虑了?眼下事情尚不至于如此严重吧?”

    孝廉老爷拍案而起,厉言正色道:“这决非过虑!世侄刚到此地,有所不知,眼下的清浦实在是糟不可言!天灾暂且不说,这人祸就是不得了的!你晓得么;就是我们陆家族中,也有不少人自甘沉沦,吃洋药,信洋教,聚赌嫖娼哩!这怎么得了!如此下去,陆家书香何以为继?忠孝礼义何以为继?老夫我不能不虑!不能不管!我不但自己要管,也得要知县父母大人和我一同管,老夫不能让大清圣上治下的这块地方这么堕落下去!老夫不管,既对不起列祖列宗,也对不起子孙后人!”

    阮大成又道:“可这与经商、做买卖是两码事!”

    “不是两码事!这原本是一码事!”

    孝廉老爷又论证道:

    “那洋药、洋教、洋毛子,那赌徒、会匪原都是开海禁通商之后带来的!早先,咱清浦十八滩上没这些玩意儿!”

    说到会匪,阮大成便问:“这地面上也有会匪么?这怕不确吧?会匪不是在南洋地面活动么?不是被官家剿灭了么?”

    孝廉老爷哀叹道:“若是果真如此,可就好喽!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哩!前些时候,津口县城知县陈荣君来府上小坐,说起了此事,风传津口周围有会匪呢,只是一时还未拿到确证。”

    阮大成松了口气,“哦”了一声,不再问了。

    孝廉老爷这才将话题转到阮大成身上,要阮大成不要贪图钱财,只顾眼前菲薄小利,而要重温经文,用功读书,争取早日谋个功名前程,使阮家书香门第重放光辉。孝廉老爷谆谆诱导,要阮大成先背诵《五经》,尔后,读熟一部《列圣御制群臣赓和诗集》。孝廉老爷说:就是五十岁得功名也不为迟,大器晚成决不为辱哩!

    最后,孝廉老爷似乎对阮大成还是有些不放心。孝廉老爷为人重义,不能看着自己当年好友的儿子这么堕落下去,在听说阮大成尚无住处时,当即命人到“春盛”号上代阮大成取回行李,要他暂住在自家府上。

    阮大成却不甚乐意,他觉着自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孝廉老爷陈腐的说教,他宁愿远远地敬着这位世伯大人,却不愿自投牢笼,住进陆府。

    孝廉老爷以为阮大成怕自己住进来干扰陆家人等,愈发慷慨而起劲地道:“世侄就不要客气了!当年你漂流南洋时,老伯还在铜岭任上,没有给你尽点什么力,今日里,老伯就不能不管了,倘或老伯再不管管,我那贤弟在九泉之下也要数落我呢!”

    无奈,阮大成只得暂时住下,心想,尽管孝廉老爷今日里如此热情、慷慨,可总有一天,这位热情慷慨的孝廉老爷会把他逐出家门的!

    自然,住在陆府上也有好处,日后行起事来,就多了一层保护——谁能想到门风清正的陆府会住进像他阮大成这样的人呢?

    于是乎,阮大成做出极不好意思的样子,接受了孝廉老爷的盛情邀请,当日下午便将几个沉甸甸的大箱子和一应行李用具搬进了陆府。(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