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月下小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有异,性分善恶,杀死诸人畜,必不可免,”因此回顾水面,嘱咐水道:“我已过渡,流水合当即刻恢复原状。若有人此后欲来寻我,向我有所请求乞索,皆当令其渡过,不用阻拦。”

    太子说后,水即复原。“其速如水”后人用作比喻,比喻来源,乃由于此。

    到山中后,但见山势嶔崎,嘉树繁蔚。百果折枝,烂香充满空气中。百鸟和鸣,见人不避。流泉清池,温凉各具。泉水味如蜜酒,如醴,如甘蔗汁,如椰汁,味各不同,饮之使人心胸畅乐。太子向妃说:“这大山中,必有学道读书人物,故一切自然,如此佳美。使自然如有秩序,必有高人,方能作到。”太子说后,便同妃子并诸儿女取路入山,山中禽兽,如有知觉,皆大欢喜,来迎太子。山中果然有一隐士,名阿周陀,年五百岁,眉长手大,脸白眼方。这人品德绝妙,智慧足尊。太子一见,即忙行礼不迭。太子说道:“请问先生,今这山中,何处多美果清泉,足资取用?何处可以安身,能免危害?”

    阿周陀说:

    “请问所问,因何而发?这大山中,一律平等,一切邱壑,皆是福地,今既来住,随便可止!”

    太子略同妃子说及过去一时所闻檀特山种种故事,不及同隐士问答。

    隐士就说:

    “这大山中十分清净寂寞,世人虽多,皆愿热闹,阁下究竟为什么原因,带妻子来此?是不是由于幻想支配肉体,故把肉体尽旅途跋涉折磨,来此证实所闻所想?”

    太子一时不知回答。

    太子未答,曼坻就问隐士:

    “有道先生,来此学道,已经过多少年?”

    那隐士说:

    “时间不多,不过四五百年。”

    曼坻望望隐士,所说似乎并不是谎,就轻轻说:“四五百年以前,我是什么?”

    那时曼坻年纪不过二十二岁而已。

    隐士见曼坻沉吟,就说:

    “不知有我,想知无我,如此追究,等于白费。”

    曼坻说:

    “隐士先生,认识我们没有?”

    太子也说:

    “隐士先生也间或听人说到叶波国王独生太子须大拿没有?”

    隐士说:

    “听人提到三次,但未见过。”

    太子说:

    “我就是须大拿,”又指妃说“这是金发曼坻。”

    隐士虽明白面前二人为世稀有,但身作隐士业已四五百年,故不再觉得可怪,只问二人:“太子等到这儿来,所求何事?”

    太子说:

    “别无所求,想求忘我。若能忘我,对事便不固执,人不固执,或少罪过。”

    隐士说:

    “忘我容易,但看方法。遇事存心忍耐,有意牺牲,忍耐再久,牺牲再大,不为忘我。忘我之人,顺天体道,承认一切,大千平等。太子功德不恶,精进容易。”

    隐士话说完后,指点太子住处。太子即刻就把住处安排起来,与金发曼坻各作草屋,男女分开,各用水果为饮食,草木为床褥。结绳刻木,记下岁月,待十二年满,再作归计。

    太子儿名为耶利,年方七岁,身穿草衣,随父出入。女名脂拿延,年只六岁,穿鹿皮衣,随母出入。

    山中自从太子来后,禽兽尽皆欢喜,前来依附太子。干涸之池,皆生泉水。树木枯槁,重复花叶。诸毒消灭,不为人害。甘果繁茂,取用不竭。太子每天无事可作,就领带儿子,常在水边同禽兽游戏。或抛一白石到极远处,令雀鸟竞先衔回。或引长绳,训练猿猴,使之分队拔河。金发曼坻则带领女儿,采花拾果,作种种妇女事情。或用石墨,绘画野牛花豹于洞壁中。或用石针,刻镂土版,仿象云物,毕尽其状。几人生活,美丽如诗,韵律清肃,和谐无方。

    那个时节,拘留国有一退伍军人,年将四十,方娶一妇。

    妇人端正无比,如天上人。退伍军人却丑陋不堪,状如魔鬼,阔嘴长头,肩缩脚短,身上疥疠,如镂花钿。妇人厌恶,如避蛇蝎,但名分既定,蛇蝎缠绕,不可拒绝,妇人就心中诅咒,愿其早死。这体面妇人一日出外挑水,路逢恶少流氓,各唱俚歌,笑其丑婿。“生来好马,独驮痴汉,马亦柔顺,从不踢啮。”

    妇人挑水回家以后,就同那军人说:

    “我刚出去挑水,在大路上,迎头一群痞子,笑我骂我,使我难堪。赶快为我寻找奴婢,来做事情,我不外出,人不笑我!”

    军人说:

    “我的贫穷,日月洞烛,一钱不名,为你所见。我如今向什么地方得奴得婢?”

    妇人说:

    “不得奴婢,你别想我,我要走去,不愿再说!”

    军人相貌残缺,爱情完美,一听这话,心中惶恐,脸上变色,手脚打颤。

    妇人记起一个近年传说,就向军人说道:“我常常听人说及叶波国王太子须大拿,为人大方,坐施太剧,被国王放逐檀特山中。有一男一女,尚在身边,你去向他把小孩讨来,不会不肯!”

    军人说:

    “身为王子,取来作奴作婢,惟你妇人,有这打算,若一军人,不愿与闻。”

    妇人说:

    “他们不来,我便走去。利害分明,凭你拣眩”那退伍军人,不敢再作任何分辩,即刻向檀特山出发。到大水边,心想太子,刚一着想,河中就有一船,尽其渡过。这退伍军人遂入檀特山,在山中各处找寻须大拿太子所在处。路逢猎师,问太子住处,猎师指示方向以后,就忽然不见。

    退伍军人按照方向,不久便走到太子住处。太子正在水边,训练一熊伴人姿势泅水。遥见军人,十分欢喜,即刻向前迎迓,握手为礼,且相慰劳,问所从来。

    退伍军人说:

    “我为拘留国人,离此不近,久闻太子为人大方,乐善好施,故远远跑来,想讨一件东西回去。”

    太子诚诚实实的说:

    “可惜得很,你来较迟,我虽愿意帮忙,惟这时节,一切已尽,无可相赠。”

    退伍军人说:

    “若无东西,把那两个小孩子送我,我便带去,作为奴婢,做点小事,未尝不好。”

    太子不言。退伍军人再三反复申求,必得许可。太子便说:“你既远远跑来,为的是这一件事,你的希望,必有结果。”

    那时两个小孩,正在同一老虎游戏,太子把两人呼来,嘱咐他们:“这军人因闻你爸爸大名,从远远跑来讨你,我已答应,可随前去。此后一切,应听军人,不可违拗。”

    太子即拖两儿小手,交给军人。两个小孩不肯随去,跪在太子面前,向太子说:“国王种子,为人奴婢,前代并无故事,此时此地,有何因缘不可避免?”

    太子说:

    “天下恩爱,皆有别离,一切无常,何可固守?今天事情并不离奇,好好上路,不用多说!”

    两个小孩又说:

    “好,好,我去我去,一切如命。为我谢母,今便永诀,恨阻时空,不可面别!我们俨若因为宿世命运,今天之事,不可免避,但想母亲失去我等以后,不知如何忧愁劳苦,何由自遣!”

    退伍军人说:

    “太子太子,我有话说。承蒙十分慷慨,送我一儿一女,我今既老且惫,手足无力,若小孩不欢喜我,一离开你以后,就向他们母亲方面跑去,我怎么办?你既为人大方,不厌求索,我想请你把那两个小孩,好好缚定,再送把我。”

    太子就反扭两小孩手臂,令退伍军人用藤蔓自行紧缚,且系令相连,不可分开,自己总持绳头,即便走去。两个小孩不肯走去,退伍军人就用皮鞭抽打各处,血流至地,亦不顾惜。太子目睹,心酸泪落,泪所堕处,地为之沸。小孩走后,太子同一切禽兽,送至山麓,不见人影,方复还山。

    那时各种禽兽皆随太子还至两小儿平时游戏处,号呼自扑,示心哀痛。小孩到半路中,用绳缠绕一银杏树,自相纠缪,不肯即走,希望母亲赶来。退伍军人仍用皮鞭重重抽打不已,两小孩因母亲不来,不能忍受鞭笞,就说:“不要再打,我们上路!”上路以后,仰天呼喊:“山神树神,一切怜悯,我今远去,为人作奴作婢,不知所止,不见我母心实不甘,请为传话母亲,疾来相见一别!”

    金发曼坻,时正在山中拾取成熟自落果实,负荷满筐,正想带回住处,忽然左足发痒,右眼跳动,两乳喷汁,如受吮吸,心中十分希奇,以为平时未曾经验,必有大变,方作预示。或者小孩有何危险发生,不能自免,正欲母亲加以援救。

    想到此时,即刻弃去果筐,走还住处。有一狮子,因知太子把儿女给人,实为心愿,恐妃一回住处,由于母子情爱,障碍太子善心,就故意在一极窄路上,当道蹲据,不让金发曼坻走过。

    妃子就说:

    “狮子狮子,不要拦我,愿让一路,使我过身!”

    狮子当时把头摇摇,表示不行。到后估计退伍军人业已走去很远,无法追赶,方站起身来,令妃通过。妃还住处,见太子独自坐在水边,瞑目无视。水边林际,不见两儿。即往草屋求索,也不在内。便回到太子身边,追问小孩去处。

    妃子说:

    “我们小孩,现在何处?”太子不应。妃子发急,又说:“你听我说,不要装聋,我们小孩,现在何处?快同我说,告我住处,不要隐瞒,使我发狂!”

    妃子如此再三催促太子,太子依然不应。妃极愁苦,不知计策,就自怨自责:“太子不应,增加迷惑,或我有罪,故有这事!”

    太子许久方说:

    “拘留国来一穷军人,向我把两个儿女讨走,我已送他带去多时!”

    金发曼坻听说这话,惊吓呆定,如中一雷,躄地倒下,如太山崩。在地宛转啼哭,不可休止。

    太子劝促譬解,不生效验,太子因此想起故事一个,就向失去儿女那个母亲来说:“你不要哭,且听我说,这有理由,你不分明。这事有因有果,并不出于意外。你念过大经七章没有?经中故事,就是我等两人另一时节故事。那时我为平民,名鞞多卫,你为女子,名曰陀罗。你手中持好花七朵,我手中持银钱五百,我想买你好花,献给佛爷,你不接钱,送我二花,求一心愿。你当时说:愿我后世,作你爱人,恩怜永生,如大江水。我当时就同你相约:能得你作夫人,为幸多多,但我先前业已许愿,愿我爱人,一切能随我意见,不相忤逆,随在布施,不生吝悔。你当时所说,为一‘可’字。今天我把小孩送人,你来啼哭,扰乱我心,来世爱怜,恐已因此割断!”

    曼坻听过故事,心开意解,认识过去,只因心爱太子,坚强如玉,既然相信从布施中,可以使两人世世为夫妇,故不再哭,含泪微笑,且告太子:“一切布施,皆随所便。”

    那时有一大神,见太子大方慷慨,到此地步,就变作一人,比先前一时那退伍军人还更丑陋,来到太子住处,向太子表示自己此来希望:“常闻太子乐善好施,不逆人意,来此不为别事,只因我年老丑恶,无人婚娶,请把那美丽贞淑金发曼坻与我,不知太子意思如何?”

    太子说:

    “好,你的希望,不会落空。你既爱她,把她带去,你能快乐,我也快乐!”

    金发曼坻那时正在太子身旁,就说:

    “今你把我送人,谁再来服侍你?”

    太子说:

    “若不把你送人,还说什么平等?”

    太子不许妃再说话,就牵妃手交给那古怪丑人。大神见太子舍施一切,毫不悔吝,为之赞叹不已,天地皆动。这大神所变丑人,就把曼坻拖去,行至七步,只复回头,重把曼坻交给太子,且说:“不要给人,小心爱护!”

    太子说:

    “既已相赠,为何不取?”

    那丑人说:

    “我不是人,只是一神,因知慷慨,故来试试。你想什么,你要什么,凡能为力,无不遵命。”

    曼坻即为行礼,且求三愿:一愿从前把小孩带去的退伍军人,仍然把小孩卖至叶波国中;二愿两个小孩不苦饥渴;三愿太子同妃,早得还国。那大神一一允许。又问太子,所愿何在。

    太子说:

    “愿令众生,皆得解脱,无生老病死之苦。”

    大神说:

    “这个希望,可大了点,所愿特尊,力所不及,且待将来,大家商量!”

    话已说毕,忽然不见。

    那时拘留国退伍军人,业已把两个小孩,带回家中,妇人一见,就在门前挡着,大骂退伍军人:“你这坏人,心真残忍。这两小孩,皆国王种子,你竟毫无慈心,鞭打如此!今既全身溃烂,脓血成疮,放在家中,有何体面!赶快为我拖上街去,卖给别人,另找奴婢,不能再缓!”

    军人唯唯听命,依然用藤缚执,牵上街衢,找寻主顾。军人心想居奇发财,取价不少,人嫌价贵货劣,莫不嗤之以鼻。

    辗转多日,乃引至叶波国。

    既至叶波国中,行通衢中,叫卖求售。大臣人民认识是太子儿女,大王冢孙,举国惊奇,悲哀不已。诸臣民就问退伍军人,凭何因缘,得这小孩。退伍军人说:“我非拐骗,实向其爸爸讨得!”有些人民,就想夺取,且想殴打军人,发泄悲愤。中有一懂事明理长者,在场制止众人卤莽行动,提议说道:“这件事情,不能如此了事。目前情形,实为太子乐于成人之善,以至于此。今若强夺,违太子意,不如即此禀告国王,使王明白。王既公正,自当出钱购买。”

    诸臣禀告国王,国王闻言,大惊失色,即刻下谕宣取退伍军人带领小孩入宫。王与王后,并二万夫人,及诸宫女从官,遥见两儿,萎悴异常,非复先前丰腴,莫不哽咽。

    国王问询退伍军人:

    “何从得到这两小孩?”

    退伍军人说:

    “我向太子求丐得到,所禀是实。”

    国王即喊近两个小孩,把绳索解除,想同小孩拥抱接吻,小孩皆哭泣闪避,若有所忌,不肯就抱。

    国王问退伍军人,应当出多少钱,方可买得这一男一女,退伍军人一时不知如何索价,未便作答,小孩同时便说:“男值银钱一千,公牛一百头,女值金钱二千,母牛二百头。”

    国王说:

    “男子人类所尊重,如今何故男贱女贵?”

    男孩便说:

    “国王听说,未必近实。后宫彩女,与王无亲无戚,或出身微贱,或但婢使,王所爱幸,便得尊贵。今王独有一子,反放逐深山,毫不关心,所以明白显然,知必男贱女贵!”

    国王听说,感动非常,悲哀号泣,如一妇人。且因王孙耶利慧颖杰出,爱之深切,就说:“耶利耶利,我很对你父子不起。你已回国,为什么不让我抱你吻你?你生我气,还是怕这军人?”

    小孩说:

    “我不恨你,我不怕他。本是王孙,今为奴婢,安有奴婢受国王拥抱?故我不敢就王拥抱!”

    国王闻言,倍增悲怆,即一切如其所言,照数付出金银牛物与退伍军人,再呼两儿,儿即就抱。王抱两孙,手摩小头,口吻各处创伤,问其种种经过。又问两孙:“你爸爸妈妈,在山中住下,如何饮食,如何生活?”

    两个小孩一一作答,具悉其事。国王即遣派一大臣,促迎太子。那大臣到山中时,把国王口谕,转告太子,并告一切近事,促太子回国。太子回答:“国王放逐我远离家国,山中思过,一十二年为期,今犹三年,为守国法,年满当归!”

    大臣回国如太子所说,禀启国王,国王用羊皮纸,亲自作一手书,又命一大臣,把手书带去,送给太子。那书信说:“一切过去,即应忘怀,你极聪明,岂不了解?去时当忍,来时亦忍,即便归来,不胜悬念!”

    太子得信以后,向南作礼,致谢国王恕其已往罪过。便与金发曼坻,商量回国。

    山中禽兽,闻太子夫妇将回本国,莫不跳跃宛转,自扑于地,号呼不止,诉陈慕思。泉水为之忽然涸竭,奇花异卉,因此萎谢。百鸟毁羽折翅,如有所丧。一切变异,皆为太子。

    太子与妃同还本国,在半路中。先是太子出国前后情形,三年以来,为世传述,远近皆知,敌国怨家,设诈取象,种种经过,亦皆全在故事中间。心有所恧,赎罪无方,此时太子回国,敌国怨家,探知消息,即派遣大使,装饰所骗白象,金鞍银勒,锦毯绣披,用金瓶盛满金米,用银瓶盛满银米,等候在太子所经过大道中,以还太子,并具一谢过公文,恭敬而言:“前骗白象,愚痴故耳。因我之事,太子放逐。故事传闻,心为内恧。赎罪无方,食息难处。今闻来还,欢喜踊跃。兹以宝象奉还太子,愿垂纳受,以除罪尤!”

    太子告彼大使,请以所言转告:

    “过去之事,疚心何益。譬如有人,设百味食,持上所爱,其人食之,吐呕在地,岂复香洁?今我布施,亦若吐呕,吐呕之物,终还不受!速乘象去,见汝国王,委屈使者,远劳相问。”

    于是大使即骑象还归,白王一切,即因此象,两国敌怨,化为仁慈,且因此故,两国人民,皆感觉人不自私其所爱,牺牲之美,不可仿佛。

    太子回国,国王骑象出迎,太子便与国王相见,各致相思,互相拥抱,相从还宫。国中人民,莫不欢喜,散花烧香,以待太子。

    从此以后,国王便把库藏钥匙,交付太子,不再过问。太子恣意布施,更胜于前。

    故事说完以后,在座诸人,莫不神往。赞美声音,不绝于耳。商人也扬扬自得,重新记起一个被大众所欢迎的名人风度,学作从容,向人微笑,把头向左向右,点而又点。

    有一个身儿瘦瘦的乡下人,在故事中对于商人措词用字有所不满,对于屋中掌声有所不满,就说:“各位先生,各位兄弟,请稍停停,听我说话。叶波国王太子,大方慷慨,施舍珍宝,前无古人,如此大方,的确不错。但从诸位对于这故事所给的掌声看来,诸位行为,正仿佛是预备与那王子媲美,所不同的,不过一为珍宝,一为掌声而已。照我意见说来,这个故事,既由那位老板,用古典文字叙述,我等只须由任何一人,起立大声说说:”佳哉,故事!‘酬谢,就已相称,不烦如此拍掌。拍掌过久,若为另一敌国怨家,来求慈悲,诸位除掌声以外,还有什么?“

    那时节山中正有老虎吼声,动摇山谷,众人闻声,皆为震慑。那人在火光下一面整理自己一件东西一面就说:“各位先生,你们赞美王子行为,以为王子牺牲自己,人格高尚,远不可及。现在山头老虎,就正饥饿求食,谁能砍一手掌,丢向山涧喂虎没有?”

    各人面面相觑,不作回答。那人就向众人留个微笑,匆匆促促,把门拉开,向黑暗中走去了。

    大家皆以为这人必为珠宝商人说的故事所感化,梦想牺牲,发痴发狂,出门舍身饲虎的,因此互相议论不已。并且以为由于义侠,应当即刻出门援救这人,不能尽其为虎吃去。

    但所说虽多,却无一人胆敢出门。珠宝商人,则以为自己所说故事,居然如此有力,使人发生影响,舍身饲虎,故极自得。见众人议论之后,继以沉默,便造作一个谎话,以为被这故事感动而舍身饲虎的事情,数到这人,业已是第三个。众人皆愿意听听另外两个人牺牲的情形,愿意听听那个谎话。

    店主人明白若自己再不说话,误会下去,行将使所有旅客,失去快乐,故赶忙站起,含笑告给众人,出门的人,为虎而去,虽是事实,但请放心,不必难过。原来那人是一个著名猎户。众人闻言,莫不爽然自失,珠宝商人,想再诌出另外那两次牺牲案件,一时也诌不出了,就装作疲倦,低头睡觉。因装睡熟,必得装成毫无知觉,故一只绣花拖鞋,分明为火烧去,也不在意。一个市侩能因遮掩羞辱,牺牲一双拖鞋,事不常见,故附记在此,为这故事作一结束。

    为张小五辑自太子须大拿经

    一

    九三三年一月,于青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