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佛心魅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娘尽倾心中愁怨。

    待谢飞燕止哭以后,他说话了。

    “谢姑娘,在下头顶蓝天,足踩山崖,愿以此永恒之物为誓,定当随同姑娘,查出真凶,与姑娘同祭伯父母在天之灵!”

    话不多,但誓言铮铮,声如金玉。

    谢飞燕一颗芳心,得到了无限的安慰。

    她使心情慢慢平息下来,开始叙说这件悲惨的往事。

    谢飞燕乃河北沧州人氏,父亲营商,家资颇丰。

    母亲贤慧聪颖,知书识字,擅长音律。

    长兄谢永志、二弟谢永刚分别是沧州名儒宋经才、王积德的弟子,至于武功,则得自家传。

    谢家祖上曾出过文官武将,故谢家子弟能文能武。

    传到她父亲谢士海这一代,有弟兄二人。

    谢士海是兄弟,长兄叫谢士波。

    谢士海与谢士波不仅学得了家传武功,还读了满腹经书。

    但两兄弟自父亲死后,有意于官场的只是长兄谢士波,谢士海却颇有儒侠之风,与江湖武林正道人士经常往来,像三星剑士丁强竹、邯郸七义之首戴功禄、醉寿星东方木等人。

    谢士波几次投考未中,不禁灰心失望,于是沉湎于酒乡,十分潦倒。

    祖上为官清廉,并无多少资产遗下,因家道中落,谢士海便开始经商,到杭州、金陵、洛阳、长安一带繁华之地奔波,后定居杭州府,家道中兴后始娶妻生子。

    谢士波在沧州两年后,弃家出走,说是看破红尘,入山修道,这一去便没有了消息。

    偌大一片祖传基业,便由忠心老仆谢福夫妇及其子女看守。

    谢士海每年遣人返乡,携带些银两维持祖产并谢福家的生活。

    谢飞燕七岁那年,二月问是涅槃节,谢士海率全家赴普陀山朝佛。

    在离济寺,飞燕被雪山圣母看上,便向谢土海搭讪,欲带飞燕往深山传艺,每三年回家省亲一月。

    谢士海与江湖豪侠素有来往,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早已闻知圣母大名,当下便满口答应。

    以后,每三年一次,由圣母携飞燕下山省亲。

    十六岁那年,飞燕独自回杭州时值八月,到家后不到十天,便是中秋佳节。

    晚上,一轮明月高挂,合家在庭院里设宴,拜祭过祖宗后,正要饮酒赏月,忽然家人来报,有一道士自称广元真人,有事要见老爷。

    谢士海道:’“既是方外高人,就请进来一见吧。”

    不到片刻,家人领着一五旬道人进了后花园,来到席前。

    谢士海一见这道人,不禁吃了一惊,还没开口,老道就抢了先:

    “无量寿佛,还记得谢士波否?”

    果然是长兄谢士波,这一喜非同小可,谢士海连忙命妻子姚香莲、长子谢永志、次子谢永刚、女儿谢飞燕叩见大伯。

    谢士波连声道:“起来起来,不必行此大礼!”

    行完礼,谢士海命人置办几个素菜,但谢士波却阻止道:

    “不必不必,为兄修道不忌荤腥,不须再费事。”

    谢士海等人不免有些吃惊,但也未放在心上,当下替兄长斟上酒,两老兄弟一饮而尽。

    谢士海叹道:“兄长一去数十年,也无音讯,倒叫兄弟一向挂念。所幸今日天缘巧合,让我兄弟于中秋团圆之日团聚,不知兄长一向在何处修道?”

    谢士波道:

    “愚兄走遍名山大川,向无定居之处,即是方外之我,一心求道,世俗亲眷自然也淡漠了。今日路过杭州,忽见谢记绸缎铺,随便一问,居然是兄弟所开,便动了思亲之念,来与兄弟见上一面。”

    两兄弟数十年未见,自然生分了,谈话也不甚热烈。

    广元真人道:

    “兄弟发了财,这一向日子过得舒适,不知可曾回老家祭祭祖坟?”

    谢士海道:

    “这些年忙于商务,只回去过两次,但祖业维护尚好,由谢福父子看守着。”

    广元道:“兄弟,你所求之福不过是百年之福,为兄求的,却是永生之福。想人生短促,这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若是人山修道,只要炼成地仙,也可寿比南山,兄弟何不弃绝红尘,随愚兄入山修道!”

    谢士海道:“兄长说的极是,奈兄弟已成家立业,暂时还脱不开身,只有等三个儿女成了家,兄弟才能一心求道。”

    广元道:“说的是,那就等今后吧。”

    说话间,广元已饮了十来杯酒。

    稍停,广元从怀中掏出一个白绸包,一层层打开后,取出一件东西,道:

    “愚兄身无别物,只有这紫晶白玉马一件稀世珍宝,就赠与兄弟吧!”

    众人在月光下看时,只见一块紫晶雕刻成云朵状的基石,云朵上放置着一匹奔驰的白玉马。

    白玉马纯白无瑕,紫晶剔透,价值连城,马儿昂首长嘶,四蹄奔放,雕刻得活灵活现,宛如一匹真马儿一般。

    月光下,紫白相映成趣,熠熠发光。

    全家老小均看得呆了,无不交口称赞。

    谢士海道:“大哥,此物过于贵重,兄弟只怕承受不起。”

    广元真人笑道:

    “兄弟何出此言?你我兄弟本是一家人,为兄既已出家,要此俗物何用?留给二弟当传家宝吧!”

    谢士海再三推辞,无奈乃兄坚持不允,只好拜谢收下。

    广元真人又道:“此物珍贵,二弟切勿随意示人,切记切记!”

    谢士海道:“兄弟谨记,一定收藏好了。”

    广元真人又饮了十来杯酒,倏地站起,道:

    “为兄去矣,他年再来引渡兄弟吧!”

    谢士海再三挽留无效,只得含泪送广元真人出府。

    回来后,想起兄弟二人当年在沧州老家时的种种情形,不禁连声长叹。

    散席时,谢士海对家人道:

    “我弟兄二人都长年在外,祖坟不能亲自照管,明年结束了买卖,回沧州老家去吧!”

    果然,第二年便回了沧州。

    三年后,谢飞燕辞别恩师下山,兴冲冲回到沧州,当向路人打听谢家时,得到的却是惊雷般的噩耗。

    她是端午节归家的。

    就在她到家前十天,四月二十五日夜,谢家起了大火,经街坊邻居奋力扑灭后,方才发现谢家并无一人逃出。

    谢家偌大的园子,烧成一片瓦砾,谢家主仆大小三十二口,全部罹难。

    官府代为收敛尸骨,据说只三十一具,不知还有一具在何处。

    当天,她徜佯在一片灰烬的故宅上,心如死灰,若不是一身精纯的功夫,只怕她早巳晕倒。

    接着她买了香蜡纸烛,到一个大坟前哭拜父母兄弟仆役丫环等人,这是一个合葬坟,官府无法分清遗骨是谁,只好通统葬于一大穴。

    之后,她专访邻里,打听那日失火情况。

    火是在三更左右燃起来的。

    据邻里们说,三更前,似乎听到谢家院子有喊声,当时不在意,未料不久就起火了,那火似乎不是从一个地方燃起来的,邻里开门出来看时,谢家已是一片火海。

    有人告诉她,城里打更的何老三当时就打着更走过这条大街,发现起火后又是敲锣又是喊叫才惊动了邻里街坊,纷纷出来救火的。

    谢飞燕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更夫何老三的家。

    这是一间矮小的土屋。

    她在门外叫了两声,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年纪半百的老者出现在门口,见到谢飞燕十分惊异,居然有这么漂亮的姑娘上门。

    谢飞燕说明了来意,何老三请她到屋中落座。

    屋里半边是炕,半边是灶,她坐在炕上。

    何老三道:“姑娘问起谢家那场火吗?啊呀,真是吓人极了,小人刚从斜街拐过弯儿,就见谢家四处起火,小人吓得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连叫喊鸣锣都给忘了。正当小人清醒过来要打锣叫人时,姑娘,你猜小人看见了什么?”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

    “姑娘,小人本不愿讲出来的,但姑娘既然是谢老家的表亲,小人就直说了吧,姑娘是头一个听到这情形的人。当时,小人正要叫喊,忽然,从墙上‘嗖嗖嗖’飞出几个人来,大概四五个吧,只一眨眼便一个个上了邻家的房头,姑娘,你说怪不怪?这哪里是人呀,分明是鬼吗!小人心想,谢老爷是本城有名的善人,平日乐善好施,连小人也受过他老人家的不少好处呢”

    谢飞燕插话道:

    “你确实看清了吗?”

    “哎呀,姑娘,火光冲天,照得周围如同白昼,哪里会看差了呀!小人当时离谢家不过五六丈远,那些鬼凶得很呢,手中都提着明晃晃的家伙,就如打劫的强盗一般,小人等他们踪影消失,才大喊大叫起来”

    “你看见那些鬼的相貌了吗?”

    “啊,对了对了,一个像个和尚,身披袈裟,另一个像个道人,还有两个像个老头。”

    “以后呢?”

    “以后大伙儿听见叫救火,便从家中冲了出来。”

    “谢家无人逃出来吗?”

    “没有,那么大的火,插翅难飞呀!”

    谢飞燕知道再问不出什么了,摸出二两银子给何老三,辞别而去。

    她当夜就离开了家乡。

    从更夫口中,使她确信全家一定是被人所杀,要不然,凭父亲、哥哥、弟弟的武功,岂能逃不出一场火灾?还有,谢家大院三十二口人,何以只见了三十一具遗骸?那一个活着的人是谁?

    莫非是到谢家卧底的?

    她一人走在茫茫黑夜中,眼泪似溪水般不住流淌。

    第二日,她在一个小镇上住下,足足有四天的哀伤后,才从哀伤中振作起来。

    她的第一个念头是到山西洪洞探访父亲生前好友丁强竹,后又打算到近处的邯郸去探访邯郸七义之首戴功禄。

    她只给他们捎了个信儿,却没有去找他们。

    她决定自己寻找线索,别再牵扯更多的人。

    于是,她先是在山西,后又到了安徽,沿途想听到些什么传闻。

    后来,她明白了,这样探访不会有结果,只有耐下性子,慢慢打听。

    就这样,她在凤阳看到舞队在街头卖艺时,便加入了“鸿雁班”

    光灿听完,不禁低头沉思。

    周围静悄悄,偶有几声鸟鸣。

    稍停,光灿抬起头,两眼看着谢飞燕,诚恳地说道:

    “姑娘,此事十分蹊跷,但也请姑娘放心,世上无不漏的消息,这么一件大案,不会就此烟消云散。试想,姑娘从老家出来,前后不过半载,人家不是就找上你了吗?四海魔枭令狐宣,是武林中有名的魔头,他决不会无缘无故要生方设计将姑娘生擒,为此不惜加祸于斗方三老,也不会要杀白面秀士童宝旺灭口。因此,姑娘根本不必费心去找线索,只要姑娘在‘鸿雁班’或是在别的什么地方露面,他们一定会再找上门来的。那时再相机行事,凶手就会露出真面目。不知在下说得可对,请姑娘斟酌。”

    谢飞燕道:“你说得是,那么,我回‘鸿雁班’去口巴。”

    光灿道:“在下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只请姑娘恩准。”

    “你说吧。”

    “在下与姑娘同挡凶魔,追查元凶,望姑娘千万不要拒绝才好。”

    “可是,前途凶险,怎能将你拖累呢?”

    “姑娘,请不要再说见外的话。”

    谢飞燕见他面色凝重,十分认真,怕伤了他的心,连忙道:

    “如此,多谢了!”

    光灿大喜,又道:

    “回‘鸿雁’后,在下不来见姑娘,只在暗中行事,否则,我们都在明处,对方都在暗处,十分不利。在下与姑娘一明一暗,或可查出些端倪,不知可否?”

    谢飞燕见他判事明晰,行事果断,芳心十分佩服,便点头答应。

    “不过”她又道:“彼此怎样联络呢?”

    光灿想了一想,道:“有事在下会寻姑娘,可姑娘不一定要找到我。”

    谢飞燕略感失望,道:“万一事情紧急呢?上哪儿找去呀!”

    光灿道:“就这样吧,不管姑娘到什么地方,在下定会暗中告知落脚之处,好吗?”

    谢飞燕道:“好的。不过,你可不要躲得没影儿了,十天半月不会面。”

    光灿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他引的是当朝名诗人秦观的诗句。

    谢飞燕脸红得似桃花,娇叱道:

    “就你们男子心狠。”

    光灿心甜了,灿然一笑。

    他拍了拍怀中紫晶雕像:

    “我可以日夜瞧着她,她也终日伴着我。”

    谢飞燕先是一愣,后来明白了。

    她啐了一口,抢先出洞去了。

    哦,蓝天似锦,白云如绸,金灿灿的阳光,铺满了山川大地,多美妙的一天!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