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蜀山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都会想方设法介入解决。

    每到节假日,厂领导就会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一线职工,了解工人的生产工作情况,并且及时地提供帮助。职工生病住院,除了单位领导会亲自看望外,工会还会买慰问品,车间还会安排专人进行陪护。如果职工死亡,还要组织开追悼会,发讣告,让职工暖心。稍微有一点规模的国营工厂,都有自己的学校和医院,张不伦他们厂属于省属国有大型企业,职工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在当时应该说还算是不错的。

    职工医院坐落在距离工厂区两里多路一个叫建校的地方,也是当时厂里工人的生活区之一,和厂子弟小学连在一起,占了将近生活区三分之一的地盘。

    医院大门朝东,里面是一排排红砖墙黑瓦的平房,门诊大门雨搭立檐正立面上,写着领袖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顺着大门往左,是医院的放射科和中医推拿的地方,后来还增加了一个叫计生办的机构。往右的几排平房是内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等,基本上按照大医院标准把所有科室都配置得一应俱全。

    再往后走到尽头还有个四层楼房,那是医院的住院部,里面是各科病房还有手术室和妇产科。每次张不伦去住院部的路上,都会看到一个写着焚化炉还竖着一个大烟囱的大家伙,上面还有个骷髅头的危险标志,那时张宝宝会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于是箭步如飞不敢做丝毫逗留。直到长大了以后张不伦才知道那个东西是用来焚烧医疗垃圾的,并不是大人们口中常提到的烧死人的火葬场。

    医院的医生们是老中青三结合,有过去下放基层的知识分子,也有返城知青分配进了医院后先拜师学艺,而后再去工农兵大学进修,因为那时候工厂的医生并不是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需要定期下车间为工人们会诊,接触的病例也多,渐渐也就能独当一面了。再后来,从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还陆陆续续分配来了不少大学生。

    职工医院的医生既是医生,也是厂里的职工,因此和工人们相处特别融洽,去那看病总是热情诊断,详细解答,还通俗易懂,绝对不会发生如现在专家门诊似的,问来问去都是一通高深莫测云山雾罩的话。因此工人们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很少去市里的大医院,在厂医院基本就能解决了。

    张不伦印象中,那时在医院的医生中还是高手云集的。

    放射科一个叫李晓根的医生,脸黑黑的,长得很壮实,是个返城知青。尽管进医院的时候文化水平不高,可人家愣是凭借自学和实践摸索,就是拍个x光片,人家都能玩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那个时候厂里就一台x光机,如果医生觉得哪看不准,往往就会开个单子:“去拍个片子!”

    去了李晓根那,基本上只要片子一出来,他就会很清楚地指着片子告诉你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个地方,应该去哪看,有时候判断比医生还准。不像现在只要进了医院就是ct、b超、核磁共振等等一通扫射,最后还是没办法确诊是什么毛病。

    曾经厂里有不少人在绝症初期都是在李晓根那被看出来的,因为及时去了大医院治疗,愣是捡回了一条命。时间久了,人们都传说李晓根有一双神眼,于是四里八乡好多人都慕名而来,认为他的话就是金科铁律,他的判断一定是板上钉钉。

    或许正因为这种无原则的信任和公信力,有一次,差点酿成一起命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