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铁梨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远的一个磨坊里,跟小闺女们躲鬼子的洞连在了一块儿。

    赌棍们这天看见木梯子上下来一对绣花鞋,有人打了声唿哨。绣花鞋不紧不慢地下来了。渐渐地,人们看见那扎着黑缎子绑腿的秀腿,然后是细细的身段,身段裹着镶银狐皮的黑条绒夹袄。不久,那肩、那颈也下来了,高高的袄领上面,托着一张微微扑了粉的面孔。他们开始对这面孔的不年轻有点失望,但从面孔的绝顶漂亮又找补了遗憾。赌棍中有人认识她,说:“这不是铁梨花吗?”

    薄施脂粉的铁梨花站在这个乌七八糟的男人群落里显得娘娘般的贵气。

    她看了一眼面前的男人们,笑笑说:“我来找一个人。”

    “您上回不是找着彭三儿去顶壮丁了吗?”

    “这你们也知道?”她笑着说。

    “咱这些人,啥事打听不出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光头说。

    “那您这回找谁?”又有两个人问。

    “谁都行啊。”她说。

    这回答奇妙,人们不吱声地瞪着她。这里面的人都神通广大,敢拼敢死。她从自己袖管里抽出一个手绢包,打开,里面是一张二百圆的银票。

    “谁能帮我找着那个人,这就是谁的。”

    “活人死人?”一个腮帮上带刀疤的人问。

    “都行。”

    人们觉得她实在很难猜度。静了一会儿,二十七八岁的光头问她,这个人是怎么个来龙去脉。铁梨花说他们不必知道他的来龙去脉。她只告诉他们,这个人叫洪水给冲跑了。找他得下水去捞,或者沿着河两岸到各村各镇去打听。她只告诉他们这个人叫陆大栓。

    赌棍里有认识陆大栓的,马上说:“那货不是跟保长打架挨了几刀吗?”

    “谁能找着他,这钱就是谁的。”她看看所有人:“我说的话赖不掉,有这么些作证的呢。”

    “您老死的也要?”光头说。

    “要。”

    旁边的人朝光头起哄:“秃子,你有水性吗?一泡尿就能把你淹死!”

    那个腮帮上带刀疤的人站起来,说:“我去。”

    秃子不愿意了,说:“我这都答应下来了!”

    铁梨花说:“谁去都行,去多少人都行,反正找着的才拿钱。”

    “死的不好找,”腮上带疤的人说“泡发了人就全走样了。有啥记号没有?”

    铁梨花说:“他没啥记号。”她停了停又说:“在村镇里找的时候,打听打听古玩黑市,看有没有一个镂花瓷枕头卖出来了。找到瓷枕头,就知道要找的是人是尸了。”

    “啥瓷枕头?”一个赌棍问。

    “值多少钱?”另一个赌棍问。

    “一钱不值。”铁梨花说。

    人们看着她从木梯子上攀登上去,都议论这个女人啥来头,多大岁数,怎么有这么好的派头。一个年岁大的赌徒说他想起了赵元庚原先的五奶奶,人家都传说她一双眼发蓝,刚才这位半老徐娘眼光也有点蓝。

    “杜康仙酒家”的小伙计把铁梨花送到街上,看着她上了骡车。

    镇上的店家正在打烊。杂货店老板一见铁梨花过来,便招呼她进来看看刚到的洋布。日本洋布比自家织布贵不了多少,老板隔着马路推销说。一家屠户也认识铁梨花,说打仗打得吃食都涨价,梨花要买肉,他让她占便宜:肥肉只收瘦肉的钱。梨花笑笑说她改日再来。所有店家都认识铁梨花,因此她在他们的一路招呼声中出了董家镇。

    刚一出镇子,迎头撞上柳凤背着一个学生走来。这个学生铡草铡了小脚趾,天天父亲或柳凤接送上学。凤儿见梨花喝骡子停车,忙说她这就到了,不用车送。柳凤知道梨花卖了五亩地,到处使钱,让人去找栓儿,原本对她的那点怨,早已消散了。

    梨花不容分说下了车,把孩子抱到车上,让凤儿也坐上来。

    “牛旦儿今天一早给爹送了一罐子羊奶过来。”柳凤说。“看着他病是轻了,就是脸色还不好看。”

    梨花说:“烧那么高,我都怕他回不来了。”

    那天夜里牛旦沿着河找栓儿,让雨浇了一整夜,又受了那么大惊吓,一场高烧发了好几天。受的寒烧出来倒不是坏事,只是烧退了后,从床上起来了一个更寡言的牛旦。

    骡车到了那个学生家门口,凤儿把学生背进门,拔腿便跑回来。她怕学生的父母和她千恩万谢,她没有这份精神去充笑脸寒暄。

    其实凤儿心里是感激牛旦的,他病成那样,高烧的胡话都没别的词,只一个劲叫栓儿哥。他的烧只在近傍晚时分发作,清早人带着一身汗酸气就到柳家,替栓儿把几百块土坯托完。天要凉了,柳天赐打算砌一个土坯房做教室,不然学生们长期在窑屋里读书,太坏眼睛。原来栓儿说过,等雨停了就把砌房用的坯托出来,现在他的活只有牛旦接着做了。

    “坯都托得差不多了?”梨花问。她似乎猜着凤儿正想到什么。

    “还差点儿。”凤儿说“我出来的时候牛旦还没收工呢。”

    柳凤想到下午去给牛旦送茶水,见他挽起裤腿的小腿有一块伤。是和泥时不小心,让耙子碰的。凤儿怕伤口烂,马上从茶壶里倒了些茶水到自己的手巾上,说要给他擦洗一下。牛旦一跳半丈远,脸都憋红了。凤儿也让他弄个大红脸。过去他和做嫂子的凤儿没那么生分,凤儿给栓儿缝衫子,也会给牛旦缝一件,也得在他身上比比量量,免不了肌肤碰肌肤。牛旦这一生分,让凤儿心里一酸:他这个做兄弟的只愿意替栓儿哥担负责任,不愿占有哥哥名下的温存。

    老远就看见那盏油灯。灯光里,牛旦干活的身影一时清晰一时朦胧。

    凤儿跳下车,见牛旦脱得只剩一条短裤,身上还尽是汗。

    “别又累病了!”凤儿说。

    牛旦正往木盒里填泥,似乎没听见柳凤的话。

    “行了,差不多了!洗洗吃晚饭吧!”她从地上拾起牛旦的衣服、裤子。

    牛旦这才发现站在面前的柳凤。“嫂子回来了?”他口齿含混地说。

    柳凤朝正在拴骡子的铁梨花看了一眼,她在问梨花:这个牛旦怎么了?客气得就像是昨天刚认识她。梨花从骡车上拿下一捆棉条子,打算纺一纺,再给天赐织个被里子。

    没有栓儿,他们晚饭吃得很沉闷。柳天赐有时会放下筷子,把口中的食物重重地咽下去,然后把脸转向梨花的方向。人们都拿着筷子,不敢咀嚼也不敢咽,因为知道天赐会问:“还是没有栓儿的消息吗?”

    可这天晚上柳天赐慢慢又把脸从梨花那儿转回来,手慢慢又摸起筷子。他也意识到问那句话很蠢,只能一再、再三证实一个坏消息:栓儿或许凶多吉少。

    柳风见父亲一口口往嘴里划拉蜀黍汤,泪水又堵到鼻子里了。

    “凤儿!”梨花说。

    “嗯?”

    “你梨花婶子倾家荡产也会给你把栓儿找回来,啊?”

    天赐又放下筷子。但他还是什么也没说,人们知道他没说的那句话是:“你倾家荡产也找不回来呢?”

    第二天早上,铁梨花到了上河镇,找到张吉安,告诉他那间铺面房她要退租。因为牛旦身体不好,照顾不过来。张吉安穿了一身旧布衫裤,腰间扎了根黑板带,稀疏的头发让汗水贴在脑门上。

    “我刚刚练完剑,”他似乎没听见她的话。“来来来,坐下陪我喝壶茶!”

    铁梨花正要说她还要赶回村里,张吉安拉着她的手,把她拉到椅子前面一捺:“看你愁的!什么事能愁着我的梨花?”

    铁梨花不知怎么一来,竟真有点把他当娘家大哥一样胆壮了。

    “我欠你那四百块钱,还得再缓缓”她脱口直言道。

    “那点钱就这么愁人啊?我不是说送你的吗?再提它,我觉着我和你这场情谊就半点意思都没了!”

    她看着他冒火的眼睛——他真恼了。

    “行,咱先不说这个。”梨花说。

    上次碰到的那个叫虎子的伙计从楼上下来,手里抱着个崭新的缎箱:士林蓝的缎子底上,凸显出一条条银色的龙。他走到一个红木架子前,小心地把缎盒放在地上,打开来,从里面拿出一个天青色的瓷枕头,中间细,两头粗,整个物什是剔空的,精细得让人提心吊胆。虎子问张吉安,把瓷枕放在哪个位置合适。铁梨花觉得自己差点叫出来。

    她身不由己地跟在张吉安身后,走到那博古架前面。天青色,镂空图案为一对戏水鸳鸯和水草、莲花,纺锤形状,瓷的质地之润、之细,只能是汝窑的出品。

    “梨花,你看看,这东西你没见过吧?”

    “啥时收的?”

    “昨天。你看看这工!五百年前的东西了!我怎么都想不出来,它是咋烧出来的!”

    “你从哪儿买来的?”

    “黑市上。我早几年就托人留心了。”张吉安把瓷枕拿起,往镂空的洞眼里看了看:“这里头的土还没清干净。也难为了这个枕头,让多少人埋了挖、挖了埋。这故事你知道不?”

    铁梨花见他把瓷枕放到博古架上最大的一格。

    “宋朝哲宗有个妃子,叫哟,我还把她名字给忘了。这个妃子有个致命的病,夏天咋着都睡不成觉。有人供上来一个枕头,瓷烧的,上面有好些洞,能把枕头里搁的草药味透上来。妃子枕了这个带草药薰香的瓷枕头,她就睡着了。皇上就让汝窑去烧这样的镂空薰香枕。可是一窑一窑烧出来,都不成,最后只成了两个。其中一个被她发火的时候砸了。另一个她死后被盗出来,流传到了民间。在明朝的时候,被一个巡抚收到,送给了他的夫人。那个夫人是夭折的,瓷枕头就陪她一块儿入了葬。据说这个巡抚钟爱他这位夫人,怕人盗她的墓,做了不知多少假墓。”

    梨花已经没心思听他把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盗墓圈子里熟悉得很。

    从张吉安那里回到董村,正是晌午。牛旦在垒土坯墙,梨花把自己头巾垫在几块土坯上,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碗冷茶。

    柳凤从窑院里拎着饭篮子上来,胳膊下还夹了一件夹祅。

    “梨花婶一块儿吃饭吧!”柳凤说。她搁下饭篮子。

    “唉。”其实她在张吉安那儿吃了两块萨其玛。

    柳凤盛了一大碗酸浆面条,又拿出一双筷子,在自己前衣襟上擦了擦。牛旦已经走过来,端起柳凤给他盛的那碗面条,远远地蹲在半堵墙下,稀里呼噜地吃起来。已经是阴历九月底,风变硬了,牛旦却还光个脊梁。

    “牛旦,你病刚好,披上点衣服。”母亲对儿子说。

    凤儿把她带来的那件夹袄拿起来,走过去。一面说:“昨晚完了活儿,牛旦把他的祅和衫子都落这儿了。还真有那没出息的人,连烂袄烂衫子都偷!”

    她说着把手里的夹祅披在牛旦身上。那是栓儿的夹袄,士林蓝布面子,白大布做的夹里。栓儿一共没几件好衣服,这件夹祆是他赶庙会看戏穿的。

    牛旦开始没注意,但偏脸一看见那洗得起了一层白的士林蓝布,就马上把它脱下来,往凤儿手里一塞。

    凤儿见他削瘦的脸一层羞恼的红晕。眼睛里却是惧怕。她委屈地一笑,说:“这不还是梨花婶给栓儿缝的吗?”她求援地看看梨花。

    铁梨花自己捶着自己的小腿肚,没有往凤儿和牛旦这边看。

    凤儿发现牛旦有些懊悔,看看她,意思是要她别见怪:栓儿不知去向,他心里难受着呢。那一眼还有个意思:曾经他爱恋过她,现在栓儿不在家,他不想犯嫌疑,并不是他不爱恋她了。

    凤儿对自己在栓儿和牛旦之间做的选择是明白的。她知道为此牛旦心里受过伤,或许至今伤口还新鲜。一般寡默口讷如牛旦这样的男人,心都深得很,爱也好恨也好。比方他对自己这位义兄栓儿,不也是怀有很深的惦记?那惦记不也是他心里一块伤?这只说明牛旦的心难得。

    两天过后,土坯教室盖好了,就差上梁了。牛旦和几个临时来帮忙的村邻们忙着上房梁,梨花和柳凤在窑院里包饺子。这里的规矩是邀请帮忙上梁的人吃顿饺子。

    这天学校停课,放孩子们回家帮父母种麦。柳天赐便坐在灶台前帮两个女人扯风箱烧火。柴太湿,烟把他呛得直流眼泪。梨花赶紧过去,手上全是面又没法掏手巾,便要天赐撩起她的围裙把眼睛擦擦。

    “别用你那袖子,不干净!”她说。

    “干不干净这眼还能往哪儿坏?”天赐说。

    “你就嘴硬吧!”梨花用指头戳戳他的太阳穴。这时天赐听见柳凤走出厨房,去磨房取面。他抱住梨花的双腿,然后慢慢把她搁在自己膝盖上。

    “孩子看见了!”梨花说,并不挣扎。

    “叫她看去。”

    “我手上都是面!”

    天赐就那么抱着她。

    “你又瘦了。”天赐说。“我这胳膊一搂就知道,比人家眼睛还准呢。”

    梨花欲语又止,天赐马上察觉了:“啥话跟我不能说呀?”他说。

    梨花把脸靠在天赐头顶上。这时她的无力让他和她都觉得那么舒服。

    “你爸你妈听人嚼舌头,说我爹掘墓,差点把咱俩的婚给退了,是不是?”梨花问他。

    “退了我跟你私奔。”天赐说。

    “谁信呢?”

    “你信。”

    “把你美的!”

    天赐搂紧她。

    “你爹妈逃赵元庚,逃到洛阳那会儿,肯定更后悔和我家联姻了。”

    天赐不说话。他从军队逃出来,眼睛一天天坏下去,找到父母时已经是一年后了。父母死前都在后悔当时上媒婆的当,认了徐家这门亲。

    “你说怪不?”天赐说:“那年我妈去世才四个月,我爸一跤跌中了风,也去了。”

    “你这话念叨几十遍了。”

    “我老是在琢磨,他俩此生约好的,还是前世约好的,死都一块儿死。”

    “那样多好。清贫淡泊,相依为命。就没见谁比你爸妈更好的夫妻了。”梨花说。她从天赐膝上站起,在天赐的凳子上挤出一小块地方,拉起风箱来。“这锅水要烧不开了。我俩老了,就这样,我煮饺子,你拉风箱。”

    “老了吃红薯汤就行,软和。”

    “那就煮薯汤吧。甭管锅里煮啥。我煮,你拉风箱,就够美的,你说是不?有啥财宝赶得上这美?哪怕是普天下人全被猪油糊了心,看不穿这个,以为有钱财才美。一辈子为钱生、为财死,死了还跟财宝作伴,让后人为这些财宝你杀我,我杀你,亲兄弟都斗得你死我活。”

    “你今天咋看这么穿?栓儿和牛旦那天出去掘墓,你咋不教他们看穿点?”天赐又来了恼火。

    “不就为了守住这几亩地吗?没那几亩地,你这学校能盖校舍?”铁梨花又铁起来了。

    “我可真稀罕你帮我盖校舍!”

    “不稀罕你现在告诉他们,叫他们把上的大梁给我拆下来!”

    柳天赐气得直抖,两手哆嗦着摸他的拐杖。铁梨花一把将他的拐杖抢了,天赐张口便呼唤:“黑子!黑子”他突然意识到叫失口了,愣在那里。过了一会儿他叹了一声:“盗墓盗墓,栓儿去了,连个墓都没有”

    厨房外“呜”的一声,凤儿哭了起来。厨房里的长辈们马上明白了,他俩的话全让她听见了。他们说甜哥哥蜜妹妹的话时,她不好打搅;他们口角起来,她更不便插嘴。父亲刚才那句话,让她干脆放下了所有希望。已经十多天了,还会等回什么?

    “山洪发得奇怪,不合时宜,打仗把人心都打坏了,天公震怒啊!”天赐喃喃地说。

    柳凤哭了一阵,流着泪揉面去了。

    小学校又开张的时候,学生们很高兴。教室虽是土坯草檐,但朝南的窗子糊了雪白的窗纸,透进的太阳从一面墙一直照到另一面墙,到太阳快落山,屋里还留着阳光的温暖。

    牛旦把新打的课桌安进去。凤儿在一边帮忙。牛旦过去不是个勤快人,整天闷头闷脑琢磨什么大主意。现在跟换了个新牛旦似的,一刻也闲不住,一人干了他自己和栓儿两人的活儿。

    铁梨花从教室门前过,也为教室的排场惊喜。她突然瞥见柳凤髻上插了一朵白绒花,心里一颤。

    “风儿,你出来。”她朝凤儿招招手。

    牛旦突然抬起头,看着母亲。

    柳凤把正抬了一半的讲桌搁下,掸着身上的灰尘走出来。

    “你为栓儿戴孝了?”

    柳凤嘴一抿,两滴泪滚了下来。

    “是你爹叫你戴的?”

    风儿摇摇头,腮上泪流乱了。

    梨花把凤儿拉到自己怀里,搂了搂她的肩,又从腋下抽出手巾,替她擦泪。顺手一扯,把凤儿发髻上的白花扯下来了。

    “梨花婶栓儿不会再回来了我昨晚做了个梦他不会再回来!”

    她哭得直抽噎。牛旦慢慢走到她们身后,瞪大眼睛,半张着嘴,样子是特别想问:栓儿在梦里说啥了?

    “栓儿托梦给我,说要我照顾爹和您,他说着话,七窍都在流血”风儿蹲下来,手捂住脸大哭。

    梨花让她哭得也流了泪。柳凤和那个在集市上帮人写信、伶牙俐齿的小姑娘相比,长大了十岁似的。怎么也看不出她是个苦命的女子啊!

    “孩子,别哭了,你把婶子心都疼碎了,啊?”梨花跪在地上,想拉凤儿起来。

    凤儿干脆坐在了地上。

    “快起来,咱回家好好哭去,啊?”梨花又说。

    牛旦这时走上来,两手抱住凤儿的腰,把她硬抱了起来。

    “你们别理我,叫我哭哭!栓儿走之前,我跟他还拌了嘴!”她挣扎着。

    “别哭了。难受你咬我一口吧啊?”

    牛旦抱住她不撒手。凤儿这才发现这是牛旦在哄慰她“哇”的一声又哭了。是另一种哭。是女人又找到点倚仗,能发泄委屈的哭。

    “闺女,我不叫你戴这东西,是栓儿他还活着。”梨花说。

    牛旦不由“啊”了一声,叫得跟见了鬼似的。凤儿的哭声马上止住了,脸仰起来,干蔫了的花一下见了水似的。

    “婶子咋知道?”铁梨花看一眼牛旦,又看着凤儿:“婶子啥都知道。”

    牛旦瞪着母亲。凤儿可是活过来了,眼睛又有了光亮,血色也回到她嘴唇上。可怜的闺女,就凭这一句话,就能活上好些天。

    “你只当他死了就是了。”铁梨花淡淡地说。

    柳凤糊涂了。这个出尔反尔的女人不像她认识的梨花婶啊!

    “你就别问我消息是哪里来的。反正我有证据,栓儿这时不知是在洛阳,还是在郑州。说不定还会在大上海。他活得好着呢!上馆子,下妓院,灯红酒绿!咱就不咒这兔崽子吃喝太猛,玩得太疯,弄成七窍流血了。”

    铁梨花一边说一边用一支毛笔在课桌腿上写下一个个编码。写了几个桌子,她又回来,拿起墨一圈圈地研磨。她的口气像在讲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十分不经意,又好气又好笑。

    “小兔崽子,这回肯定吃胖了,噎死你!”

    “妈,你咋能这样说我栓儿哥?!”牛旦恼了。

    “我咋说他了?”

    “他人都不在了,你还不拿好话说他!”牛旦从来没跟他母亲这样红过脸。

    “你咋知道他不在了?”

    “我我能不知道吗?那么大的水,我跑过桥就知道那桥要断!”

    “你跑过桥?”梨花说。“你不是说你没来得及过桥,桥就断了?”

    “我是说头一次过桥!我是看栓儿哥和黑子还落在后面,不放心,又从桥上跑回去找他们的!再要过去,桥就不行了。水可猛可大,声音响得跟虎叫似的,那么大的水,人落里头不眨眼就没命了!”

    梨花不言语了。凤儿一直看着梨花,心里还存着希望。梨花婶说话办事是有板眼的,她说栓儿活着说得多肯定啊。

    “说不定你看错了。”梨花对儿子说。“我也看错了。看错人的事儿在我铁梨花可不多。”她把脸转向凤儿:“凤儿,他栓儿要还有一点良心呢,迟早会想法子寄点钱啥的,他这一趟财可发大了。”

    “妈,我不愿意你说俺哥的坏话!”

    “咋是坏话?他发财,咱恭喜他呢!背着那个鸳鸯枕跑了,卖了个好价钱够他吃半辈子,恁好的运气,咱们不恭喜这兔崽子?”她还是没真没假,又好气又好笑的模样。

    “其他的,你就别指望了。他不会再回来的。他坏了这一行的行规,他知道就是他回来,我也得按行规制他。所以你就当他死了,另打过日子的主意吧。女人总得嫁人,嫁别人不如嫁给知根知底的牛旦。挑个好日子,就把亲事定下来。”

    牛旦拔腿便走,满脊梁都是对他母亲的顶撞回敬。等牛旦走了,凤儿心神乱极了。她不知是盼着栓儿活着,还是巴望他死了。

    把所有课桌摆好之后,到了吃晚饭的时辰。梨花和凤儿简单地做了一锅面汤,蒸上剩馍,和柳天赐把一顿晚饭打发了。然后她对凤儿说:“把剩下的那几个馍拿上,再带几个刚下的柿子,你跟婶子去访个人。”

    柳凤和天赐一听就知道她又要去盗圣庙给盗圣爷上供。自从栓儿失踪,她隔两天就要去盗圣爷柳下跖跟前许愿。柳天赐不屑地喷了一下鼻子。

    凤儿陪着铁梨花出了董村。盗圣庙在董村的西边,离去西安的公路不远。在庙里能听见公路上过往的鬼子的卡车、摩托车。凤儿陪梨花来过一次,作为一个读书识字的女子,她不相信进贡许愿,但栓儿的神秘失踪,早让她乱了心智,什么都愿意求助一番。

    一进那窄小荒芜的庙堂,凤儿发现它似乎起了某种变化。再一看,是供桌原先被拆了的案腿被钉好了。那圣像前的破烂幔子也给换成了新的。

    凤儿见铁梨花一脚跨在门槛里,一脚留在外面,好像也注意到了庙堂的变化。

    “哟,有人先来过了。昨天刚供上的吧?”梨花指着供桌上的几只石榴说。

    梨花点燃了香,在柳下跖的泥塑前跪下去。她念念叨叨,嘴唇几乎不动,嗓音也压在喉根里。凤儿挨着她跪下,用心听,还是听得出梨花在说什么。她在向盗圣许愿,只要盗圣能昭示栓儿是死是活,她将为盗圣金粉塑身。她说她知道栓儿或许有他不能告人的苦衷,但她不能宽恕他抛弃新婚妻子的罪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