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南疆飞龙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蓝绍光在小船上中了乱箭而身死,尸体已寻获,他的部属十之八九被杀死,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被俘请降,梅玉本来不想接受的,还是姚秀姑劝他为人不要太狠,不要造太多的杀孽,他才勉强地接受下来,编为部属,也有近两千人,使他的都护府声势又壮了。

    这时陆上的大军又增加了郑和的三万多西征军,这支部队可不得了,水陆两栖,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选战士,安南王胡奇不敢再顽抗,只有率众投降了。

    郑和做主受降,因为他是大明朝廷的代表,他在受降之后,以雷霆万钧的手法与作风,废掉了安南王胡奇以及他治下的文武大臣等十多人也都加以罢黜,然后在胡奇的侄儿中,挑选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立之为王,请镇南王沐荣和汝国公梅玉担任监国,督察国政。

    新君登位,大赦全国,政风一新,革除了不少先前害民的规章,赢得了民众一致的称颂。

    新立的安南王胡禄除了上表归顺大明外,还在佛前盟誓,订佛教为国教,建圣光寺分寺,由圣光总寺派遣高僧来住持,封为国师,以表示对圣光寺的服膺。

    这一切都弄定妥后,郑和又再度扬帆西进,巡视西洋各邦去了。梅玉知道郑和是去搬银子,前两度西征时,在马来西亚发现了不少的银矿和锡矿,当时就留下了技师,指导当地土番开采冶炼。

    这是朝廷的一项秘密收入,永乐帝自奉虽俭,但是他励精图治,修城、治河、兴修水利、广开大道以修商旅交通,这些措施都要钱,虽然可取之地方,但是永乐帝体恤百姓,不愿把税赋加得太高,所以动用了这批海外的财源。

    梅玉和方天杰也都班师回到了暹罗,他的都护府就建在此间,那是他的私心,他想为建文帝把圣光寺迁到此间来,他自己是明朝的西南都护使,方天杰又是暹罗的王夫,每个人的手中都有着一股雄厚的武力,足可保护这位结义大哥的安全,也可以保证圣光寺的崇高地位。

    建文帝和李珠也同意了,他们在缅甸固然不错,大缅君对圣光寺也颇为尊敬,可是圣光寺除了一些近侍外,不能设太多的武力,那也是跟永乐帝之间的一项密约,永乐帝可以支持建文帝在西南立脚,却不答应圣光寺建军。

    永乐帝宁可拨军队给梅玉,建立都护府来护卫圣光寺,却不准圣光寺自己建军。

    所以建文本人也同意迁寺到暹罗,那儿不但有庞大的军队保护,而且三兄弟也可以经常见面。

    建寺工程进行很快,因为梅玉还着令韩氏姐妹,发动了近万苗人帮忙,他们的工资要求低,又乖又听话,韩玉玲以总降头师的身份下命令,他们更听话了。

    西南各大邦都贡献了建材和金银,尤其是交趾,王夫蓝绍光战死,梅玉遣回了部分降卒,女王吓破了胆,派了四位朝中元老,带了难以计数的明珠珍玩,上献给梅玉,请梅玉饶恕他们。

    信中说得十分可怜,蓝绍光之所以成为交趾王夫也是强行为之的,蓝氏挟祖上之余威,手下兵勇将广,而且早得在交趾下功夫,使交趾国内间谍充斥,早已是蓝家的天下了。这次蓝绍光出征,把他的势力全带走了,又全部为梅玉所灭,女王才得以整顿朝内,重定天下,驱除蓝氏势力,这都是拜梅玉所赐,所以特致无上谢意。

    信上如是说,那四位元老也是如是说,梅玉也就算了。他相信这也是事实,否则以交趾那等小国,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胆量,敢与天朝抗拒。

    因为梅玉此刻的身份是大明朝的西南都护使,交趾女王居然遣侍女行刺梅玉,那可不是私人的行为而是向大明朝廷挑衅了。

    那一笔贵重的礼物,他倒是全数收下,放在圣光寺的大殿中,益发衬托出金碧辉煌的庄严气象。

    圣光寺圣僧入驻是苗南的一大盛事,各国的国君和西南大小一百多个夷邦酋长都来祝贺叩诣了,一方面是进圣憎,另一方面也来进诣梅玉,向大明朝廷表示效忠。

    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了十来天,各邦各国的君王和夷酋们也都分别回去了。

    圣光寺中却出了一件大事。

    供奉在大殿中的一尊绿玉佛像却莫明其妙地失踪了。

    这尊佛像雕成于隋代。系名匠选取了极品翠玉,刻意精心雕凿而成。通体翠绿,高二尺四寸,宽一尺六寸,重约五十斤,晶莹夺目,价值连城。

    这尊佛像是圣光寺初建时,由太祖洪武帝所赐,一直被视为镇寺之宝,也是圣光寺荣耀之象征。前些日子各邦君王来仪,都是先礼佛祖,后参圣僧,礼的就是这尊绿玉佛。

    偏偏就是这尊佛像失踪了,是谁拿走了呢?

    佛像是在严密地保护中的,从缅甸请到暹罗,是由李珠亲自乘象蛮陪着,前后有百名甲士护卫,比圣僧建文的护卫还多出了一倍,到了新的圣光寺后,立刻被安放在大殿中,有四班会武的僧侣,不分日夜的诵经保护,也差不多是一直在目光注视下,怎么会失踪呢?

    那经过也十分离奇。首先是在前三天的一个夜晚,那尊玉佛常会由身上冒出彩霞,凝结在头上,形成一圈佛光,使得值夜诵经的僧人们见了,以为是佛祖显圣,大家一齐跪在地上膜拜不止。

    第二天,他们将此事票告圣僧过,建文帝半信半疑,却没有太在意,他在意识中,总没忘记自己是中原天子,是天生的圣人,佛祖显圣,也称不了什么了不起的神迹,据说太祖皇帝朱元璋,少年时曾流落在报皇觉寺里做小沙弥,每天凌晨,要扫大雄宝殿,佛祖两旁,有许多泥塑的金身罗汉,每当太祖扫到那儿,那些罗汉们都会自动地走过一边,以方便他打扫角落的所在。

    这故事是国师刘伯温所创,故意着人在市井茶坊中广为流传,来表示太祖的与人不同处,以掩饰太子的出身寒贱,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是很封建的,虽然有英雄不论出身之说,但贵为天子,仍然不能太将就的,像太祖幼时,与人牧猪为奴,入寺为僧等,都是有失尊严的。

    建文帝在幼时也听说过那些传说,当时并不相信,也认为是人为的渲染,现在听得那些僧侣们如此传说,心中有点欢喜,但也有点怀疑是不是那些僧侣们故意说出来,使百姓们加重尊敬,也使他们的地位重要一点。

    因为有四班高僧们轮流诵经,就是他们这一班有所见,岂不是他们特别有佛缘,得蒙佛祖慈航呢!

    如是喧腾了三天,并无异征再出现,大家也就冷了下去时,却又再现,还是在半夜里,据一个高僧说,他看见有一朵祥云,由玉佛头上冉冉升起,升到大殿正梁上时,爆开成为一朵金色莲花,悬在半空。

    这时金光大盛,众僧一齐跪倒,合十口颂佛号,而空中的金莲也发出了扑鼻的异香,他们都看见了那尊玉佛化成一丈二尺高的法身,朗声道:“吾佛为宏扬佛法,乃自降法身,结缘人间,历时千载,而今功德圆满,吾佛当西归,尔等诸比丘僧,诸善男女,有缘目睹,速面向西方下跪,口诵佛号,闭目送吾佛而去”

    法身四周仍有祥云缭绕,就这么冉冉出殿而去。

    殿中的僧侣,殿外的武土都目睹了此一神迹。

    玉佛丢了,府下的檀木莲座还在,莲座旁还留有一些黄色的粉末。”

    李珠倒是很有见地,她吩咐将这一批僧侣们和武士全部置留一室,看管起来,然后迅速着人到都护府把梅玉夫妇请来,同时也把韩氏姐妹请了来。

    姚秀姑闻讯之后立刻赶来了,梅玉和韩玉玲晚一步到达,因为当时梅玉是歇在韩玉玲屋中的。

    韩金玲也先开始侦察了,她是白莲教祖师韩山童的后人,还存着一套祖传的法籍和符咒。

    她听了报告后,直觉的就判断是人为的手法,因为白莲教最专长装神弄鬼,那些神迹异征,她也全可以用白莲教的手法弄出来。

    接着再检查一下那些残留的粉末,就更证实这是人为的了。

    那些粉末是一种很厉害的迷香,点燃了之后,人嗅了会全身疲软无力,不能动弹而神智却在半醒半睡之间,本身没有意志,可以随人诱导摆布。

    本来这是一种诱惑女子的淫药,男人若是看中一个女子,只要能有机会,悄悄地接近她,点上这种香,对方嗅了就会神志迷糊而体弱无力,那时再施以甜言蜜语的诱导,不管对方多贞烈,也难以抗拒了,这是一种极为邪恶的药,想不到竞被人用到圣光寺中来了。

    既然发现了这种药物,先前的那种神迹自然也是由人故意造成的幻觉了。

    贼人们之所以要伪造迹象,就是想盗走这一尊玉佛。而且这贼人很狡猾,他第一次不下手,先造成一点小神迹,在大家的心中造成印象,然后再施为,使每个人都以为佛祖再度显圣,取了佛像,可以在重重警卫中从容离去。

    梅玉一决定这是人为的,便做了一项措施,他立刻就发出了通令,要四外的警卫立刻加强盘查,严格检查每一个经过的人,凡是有两尺来高的包裹箱子等行李,一定要打开来检查,以免佛像被运出去。

    案发到现在,不会超过四个时辰,贼人们想要离开,也不会超出一百五十里去,而他所布的岗哨遍布在两百里外每一条对外通路上。

    通令是用一种特别训练的鸥鹰来传递的,这种猛禽飞行极速,目力锐利,夜可见物,它们在空中直线飞行,不受任何阻碍,百里之遥,片时可抵达,是一种最快的通信方法。它们没有鸽子的耐力,可飞行迢迢万里,但数百里的短程,它们却可靠迅速多了。

    梅玉发出通令后,才开始审讯那些僧人。

    一切神迹俱为人为,就必然要有内应,这个内应一定是能出入逗留在大殿中的人,才能在玉佛身上弄手脚。

    他查出这一批人,正好是三天前夜间发现圣迹的那一批,嫌疑又大了一点。

    他又挑出一名坐在近玉佛边的高僧,法号叫释智空,于是他问道:“大师是第一个见到玉佛顶上冒出佛光的?”

    “是的,当时已为深夜,众僧友都极感疲倦,只有贫僧较为清醒,故而最先得见,发声唤醒诸友。”

    “你看到的是一朵五色样云冉冉上升,有多大?”

    “开始时只有拳头大小,越升高越大,升到正梁时,已有箩盖大小了,随后一声轻爆,变成一朵金莲。”

    “大师见过民间在庆典时所制的烟火吗?”

    “见过,每逢过年时,皇宫中都放烟火的。”

    “那样云变化为金莲,像不像是放的烟火?”

    “这个僧家不敢打谈话,的确是有点像。”

    “你有没有见到玉佛长大成为丈二法身呢?”

    “这个也没人见到,因为大家都抬头去看那朵金莲了,直到耳畔有声音,大家才低头来看玉佛,见到的已是法身了,全身也是碧绿,周围有香烟缭绕。”

    “是坐着还是站着的?”

    “应该是站着的,但是下半身为烟雾所遮,不见双足,一直到出殿而去”

    “你看到佛祖的面目了吗?”

    “隐约的看到了一些,与一般所见的佛像并无差异,只不过脸上是青绿色的,看来有些狰狞。”

    “狰狞?这对佛祖可是大大的不敬1”

    “贫僧只是说出心中的感觉,佛祖要见怪也没办法。”

    “释智空。你说一句老实话,你认为这一次佛祖显灵西归,是真的吗?”

    释智空沉思片刻才道:“元帅问起了,僧人也不敢胡言,僧人也怀疑这是一次人为的,只是如何施为,僧人可说不上来。”

    “何以你认定是人为的呢?”

    “因为佛祖如现法身,应该是金光灿烂,不会是绿色,那是妖异之色。再者,经佛光普照之后,应该是通体舒坦无比,如沐春阳,如熏和风,而僧家却感到头痛骨酸,这都不是正道。”

    梅玉点点头道:“你既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不告诉圣僧呢?

    还要跟着大家一起胡说?”

    “元帅,僧家是现在才清醒一点,先前糊里糊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梅玉一叹道:“大师既然如此明白,本爵也告诉你实情好了,小妾是白莲教主的后人,据她侦查判断,这完全是一种白莲教的障眼法和迷魂手法,大师可知道各位贵友中,有谁是习过法术的?”

    释智空道:“有一位释智安师兄,他是密宗出身,精擅各种法术,不过他应该没嫌疑,因为第一次佛祖显圣,他就立斥此说,说佛祖大如来法身,应是万轮金光,佛光也是金色的,不会有什么五色样云,那是妖孽化幻来迷惑世人,他正准备行法降妖呢!”

    “喂!这位智安大师在何处?”

    “应该就在寺中吧,寺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应该不会袖手旁观的,说不定正在展开调查。”

    梅玉连忙着人去找释智安,却在后园中找到了他的尸体,喉问有两个深洞,似为一种歹毒的指力穿透而死,凶手指力能够透喉而杀人,可见武功很高。

    也可知释智安必然是有所发现,才被人杀害的。

    知道寺中必有内奸,却苦于找不到线索,那些高僧们对佛祖显圣之事,有一半相信,一半不信,但不管信与不信,他们都没有嫌疑,因为他们的来历都很可靠,大都是自幼出家,在圣光寺学习各种事务和精修佛法,不可能跟白莲邪教发生关系。

    再清查那些侍卫们,也找不出可疑之处,这些侍卫是梅玉和方天杰亲自召募训练的,事前对于身家已经做过详细的调查,个个都是忠贞可靠,才被派为圣僧建文的贴身侍卫。他们的忠心绝无问题。

    不过玉佛却是失窃了,被一个或是几个装神弄鬼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弄走了。

    调查没有结果,大家都很沮丧,齐聚在一起磋商,连建文自己也参加了。

    他的反应倒是比较轻松地道:“我不明白,贼人费了这么大的手脚,仅盗去这么一尊玉佛的目的是什么,它虽然价值连城,却不是最珍贵的,在圣光寺中,至少还有五六件宝物。价值在玉佛之上,比如说那柄昆吾宝刀,就供在神桌上,他却没有拿走。”

    昆吾宝刀是建文出亡时,自己从大内携出,刀为西洋名匠所铸,能削铁如泥,刀柄上的名珠宝石,每一颗都价值连城,较之玉佛犹为名贵,它的体积小,分量轻,携之方便,却安然无恙,未被窃走!

    李珠道:“窃走玉佛的人,显然不是为了它的价值,而在打击圣光寺的威望,因为前些日子,诸王入觐,都向玉佛礼拜,认定是镇寺之宝,现在玉佛失踪,岂不显示圣光寺之无能。”

    姚秀姑道:“玉佛是现法相而去的,寺中僧人都可以作证,这事渲染开了,反而会增加圣光寺的声望。”

    李珠一笑道:“秀姐,寺中的高僧也说过,玉佛法相乃妖异之气,如果我们信以为真,足以惹人耻笑,对方故意留此败笔,正是要我们去大肆宣扬的,等我们把此事晓遍西南时,他们再出来以妖异为斥,甚至于出示玉佛来作为证明,那时圣光寺就无地自容了。”

    梅玉火大了道:“那我们就等着瞧好了,圣光寺的神威不完全是靠着民众的信仰而建立的。”:

    韩玉玲婉言解劝道:“爷!不能这样子说,服人以威,远不如服人以德,圣光寺之所以能居于万邦之上,就因为圣僧是佛祖代表,大家心甘情愿地臣服其下,人不敢跟神佛去争,却绝不怕跟人争,宗教化服之力,还是大于一切的,我们绝不可小看了信仰的力量。”

    梅玉道:“那要怎么办呢?”

    李珠道:“目前只能不动声色,慢慢地侦查。”

    梅玉急了道:“这可拖不得,玉佛失踪已经封住消息了,若是有人间起来,圣光寺的威严即将受挫。”

    韩玉玲忽然道:“能不能找到一尊差不多的?”

    “恐怕不太容易。”

    韩金玲道:“不必去找,姐姐就有一尊,是先母留给她做陪嫁的,现在她已经嫁人了”

    韩玉玲道:“我那尊翠玉佛像的色泽倒是差不多,只是小了一点,只有一尺多高,比那一尊差了一大截呢。”

    韩金玲笑道:“那又有什么关系,再把我的水晶屏放在前面,那是能放大的,看来能比原来的还大。”

    韩玉玲道:“我那尊是坐像,原来的那尊是立像。”

    韩金玲笑着道:“佛祖去而复返,出去到了西天又转了一圈回头,总要有些改变的,这还能难住我们了吗?”

    梅玉一怔道:“你们要使玉佛回来?”

    韩金玲道:“贱人能叫玉佛去,我们自然也能叫玉佛回来,这不过是白莲教的手法重演一次而已,这次我要使它更为轰动,再过几天就是浴佛节了,这在我们西南夷方是一个大节日,我们就选在那一天让玉佛回寺。”

    接下来的几天,圣光寺有意无意将寺中玉佛化丈二法身像的事泄了出去。

    于是远近的民众都知道了玉佛西去。寺中把留下来的莲座视同佛祖般的高高供起,希望有一天,佛祖法身能变化再度来归,所以到了浴佛节的那一天,圣光寺外,聚集数近十万的信徒,顶礼膜拜,叩参佛祖莲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