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边一文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灶膛是填不满的坑。六七十年代农家做饭的燃料是柴火,没柴火就做不熟饭。那是生产队时期,作物收了,将秸秆打成捆,横躺在地里,人们把它装上车,挨家挨户的分,分到家里,找块地方,码好,表面用泥封上防雨淋,因整棵秸秆能用于盖房做把子,卖了,换回的钱用于油盐酱醋等日常开销。这样用于添灶膛做饭的柴禾就靠到地里去拾了。

    拾,除了付出辛苦无需分担成本就能得到,家家有本帐,烧柴不花钱,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拾柴分三个阶段,一是散青以后,地里的庄家都收拾完,散落在地里的碎秸秆散青前始终没人动,草长得很高,也没有人割过,这是拾柴的最好时机,人们大多在这时候多拾一些柴禾作为越冬的储备。二是封冻以后,这时村周围的河道、沟渠全都被冰封上,人们可以取道径直,未封河之时需要走几十里的道路,现在越冰而过,距离近了几十倍。活动范围大了,平时走不到的地方此时很容易到达。大地永远是给勤奋的儿女以无偿的馈赠,很长时间没人触动的角落里散落的柴草等待人们去光顾,尽管其结果是化为灰烬,可是为了能让自已变得熊熊耀眼,比起在角落里闲置,也算是不错的出路了。此时也是拾柴的好时机。三是春天开化的时候,此时原来柴禾储备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为了能多用一些日子,人们舍不得用,春回大地,经一冬的风干,地里的茬子已经干透,此时,大地表面已经化了,可地底下还冻着,这是用镐刨茬子的好时机。这时拾的柴最珍贵,它是度过苦春的很好补充。

    就舒适度比较,最艰苦的是封冻后的拾柴。拾柴人要克服天寒、冰滑、风大等重重困难。那时,天灰蒙蒙的,西北风越刮越大,草的生命早已结束,叶子断成几节,打几个旋儿,跌落在沟渠背风的角落里,茎在严寒中颤抖。大堤上的柳树也没了生机,树叶早已枯萎,脱落,藏匿到堤坡的灌木丛里,光秃秃的枝条扭着身子,消耗着不支的体力,折断的树枝散落一地,做着连续的翻滚。越过堤埝,就是收秋后的高粱地:远远望去,被镰刀砍过高粱留下的茬子像一把把斜插的匕首,在冰冷的土地上保持着它旺盛时严肃齐整的顺序和尊严,他的茬口是尖锐的,进入他们中间,稍不留意,脚背就被划破。人们有些惧怕,但也可以理解,曾经的充满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如今你要将他唯一留下的躯体也毫不留情的刨出来,有一点自我保护的执拗反抗也在情理之中。如此的萧条,一般人看来,是应该回避的,但残枝败叶、高粱茬子,像是挖掘矿藏似的,对拾柴人充满了诱惑。

    小心翼翼地从冰上越过才能到拾柴的地方。从冰上走路,人们叫通常称跑冰。跑,比走快,不能慢了,慢了就很容易滑到,快,重心上移,好得多。冰是透明的,冰层下游动的鱼儿清晰可见,担心冰薄承受了重量,裂开掉下去。为了防滑,找一绺绺厚厚黄土覆盖的地方走,浮土从地上刮来,防滑,不打出溜。冰也吓人,有时走到当间儿,随着脚步不知是从哪里发出嘎嘎的响声,实际是严寒温度变化引起的,与我们没关,可响声出现时,就吓一激灵。

    拾柴从堤坡开始。用筢子搂堤坡灌木丛缝隙中的树叶,像梳头一样,将分散的聚拢起来,它是很好的燃料,还可用于当饲料喂羊。刨高粱茬子是要费一点力气的。零下十多度,手伸不直,戴上棉手套,拿小镐子,往下出溜。索性拖下手套,可刨不了几棵,手就冻僵了,还要戴上手套捂捂。又刨了几棵,小镐子活动了,是镐柄与木棍之间的连接处松动了,不解决就要可能掉头。为了连接好通常使用旧布紧紧地塞上,戳紧。浇点水就可使塞上的布膨胀开,解决活动问题。冰天雪地到哪里去找水?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内急,尿来了。赶快到了背风的沟里,对着镐柄浇几下,摇了摇小镐子,对着沟边的硬土层抛了两下,还真管用。尽管有些凉风迅速从最尊贵处趁机而入,霎时遍布全身,像是把所有的衣服都掀开似的,不禁连打了几个寒噤,真冷,可来自身体内部的东西蔓延在镐柄的连接处,腾腾的冒着热气。尽管有些不雅,有些异样,但是没办法,顾不了那么多,再说,荒田野地,没有异性,拾柴人可以自由自在驰骋,不受任何约束,此举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这里人们却经常这么做,为了生活的无奈之举,没有任何想法,思想是纯粹的,只是一个目的,解决镐柄活动,让自己拾更多的柴禾。

    高粱茬子有须子,七股八叉,好装筐,底部装满,上面装一层,一按,就都连在一起。这是上好的柴禾,拾到家里,也受到vip的待遇,家长用手一指,示意我往里走走,堆在靠院墙的最里面去。凡在那里的,都是佳品,是留着过年时烧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