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医圣小说网 www.ysxs.cc,鬼都魔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气画完,书上张大人官衔,下落字款以题赠。

    张志忠赞叹不已,命人找画匠裱糊,以作珍品留之传代。随即又命摆席,三人对饮,直谈了一天,傍晚才归。

    第二日,张大人又命差官去请古润松。不一会,差官匆匆忙忙赶回禀报道:“古润松不知犯了什么法,昨夜被按察使司的人给抓去了,连家也封了呢。”

    张志忠又惊又怒,忙命差官持布政使名帖,到离府不远的按察使司索人。差官刚走,他又将他叫回,命备大轿,亲往按察使府。

    宗振武闻讯赶来,陪同张大人前往。

    按察使司在九龙池北侧,与布政使司隔池相望。半个时辰不到,就到了彼处。

    张志忠下轿,按察使赵弭早已闻讯出来迎接,两人相互见礼寒喧,请至内堂议事。

    赵弭四十来岁,人倒生得端正,只是一腔存着坏水。

    他首先开言道:“张大人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张志忠道:“赵大人,本官直说了吧,昨夜闻听按察使司捉了一位名儒,不知可有此事?望明告。”

    赵弭故作惊讶:“张大人哪里来的消息?本城名儒彼此都是相识之人,下官岂能将他入绳之下狱?只怕大人误听传言了吧。”

    “误听还不至于,昨夜捉的人不是叫古润松么?他若不配称名儒,还有谁配称?”

    “啊,原来是古润松,那个摆摊卖字画的。不错,昨夜确曾捉了此人。”

    “古先生所犯何罪!”

    “此人胆大妄为,自恃颇有文才,竟敢捉笔代刀,诬告”

    “慢,此人捉笔代刀,那就是替别人写状子了?”

    “是,张大人,此人诬告沐大人”

    “慢,不是替人写状子么?”

    “虽是替人写状,但沐大人”

    “摆字摊糊口,替人写状也就不足为奇,怎么就有了罪呢?”

    “大人,沐大人非比普通人物,身为平民百姓,怎敢替人写这样的状子”

    “赵大人,古润松不过一个穷儒,卖字画为生,代人书状,谋生而已。”

    “张大人,此人所写,恶毒异常”

    “赵大人,此人昨日已被本官聘为西席,赵大人就高抬贵手,不必过份了吧!”

    “张大人,请恕下官不知之罪,若下官知道古润松已被聘为大人西席,自不会将他逮捕下狱。”

    张志忠心一松,道:“那就请赵大人看本官薄面,将古先生放了吧。”

    赵弭却将头一摇,眉头一皱,面有难色:“张大人,此事下官实难从命!”

    张志忠面色一沉:“如此说来,赵大人是有意给本官难堪了?”

    赵弭道:“哪儿的话,这古润松激怒了沐大人,已被总兵府派人提去,下官已无能为力,张大人只好到总兵府要人了。”

    这话的讥讽之意,谁都听得出来。

    张志忠又惊又怒,人已被提到总兵府,他留此何益,便匆匆打道回府。

    他与宗振武商议了一阵,决定由宗振武夜中潜入察按府第,查明古润松一家下落。

    宗振武乃山东名师,江湖人称神炮锤,张志忠在山东任府台时与之相识,遂敦请宗振武来府管事,以御盗贼强人的报复。宗振武念其为官清廉,公正不阿,遂结为莫逆之交,在私下里以兄弟相称。

    当夜宗振武背插单刀,穿一套黑色紧身夜行衣,直奔提刑按察使司衙门。

    按察使赵弭在衙门后花园内,宗振武从园墙跃入,此时不过二更,园中小楼灯火通明,园内有兵丁巡逻。

    他跃上紧挨小楼的一株树上,从窗口望得见楼室中情景。

    只见赵弭正拥着四个妻妾小酌,说说笑笑,得意已极。

    “知道么,大爷今日又立一功!”

    “哟,什么功啊?”

    “石鼻里七十二家乡坤,居然联名上告沐总兵大人,而且竟然把状子递到按察使司来了,大爷我把写状纸的人找到,送交总兵大人处置去了,总兵大人对我大加褒奖呢!”

    “啊哟,大爷,不把那七十二家乡绅捉起来,干么要捉个写状子的人呢?莫非是他牵头?”

    “错了,此人只是写写状子而已。”

    “咦,那又为何”

    “你们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状子自来由人写成,因人而异,有的写得条理分明,有的写得含混不清,有的罗列事实,干干巴巴,唯独这份状纸,嘿嘿,却是笔锋犀利、慷慨激昂、说理入骨三分,气势恢宏,叫人看了怦然心动,要是呈到朝中,对总兵大人可是有些不便呢。所以,总兵大人见到状纸之后,定要大爷将书写之人捉来处死!”

    “这人是谁啊,莫非吃了豹了胆?”

    “这是个卖画为生的穷儒,手下差役足足查了月余,才知他是捉笔之人。一家三口,嘿嘿,只怕活不过明天了呢!”

    “咳,这人也真是的,空有一肚子的书,却不知道总兵大人是得罪不起的么?”

    “好啦好啦,别替旁人担忧,这叫自作自受,岂能怪他人哉!”

    “大爷,总兵老爷会给什么奖赏呀!”

    “奖赏么不曾给,不过嘛,总兵大人保举大爷以后任布政使,主管一省之政务”

    古润松一家既已送到总兵府,宗振武不再继续听下去,急匆匆直奔西门。

    他丝毫没有发觉,后面尾随着一条黑影。

    来到总兵府后院小巷,他不免有些犹豫。

    闻听总兵府内除了官兵之外,还有不少江湖黑白两道人物,其中不乏顶尖高手。

    这沐朝弼在滇称霸,一来仗着祖上的荫庇,世袭黔国公兼领总兵之职,在滇省无人再出其右,就是朝廷他也有许多掌握极大权势的朋友,二来便是广招武林黑白两道高手,不便由官府处置的人和事,就由这些武林暗中进行,来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无头案,叫你无法查核。

    由于他为人暴虐残忍,也怕仇家暗算,所以对江湖人物十分礼遇。若干年来,总兵府进进出出,招有不少好手。特别是在中原内地作了大案的巨盗,或是杀孽太重被武林正道共同追杀的魔头,他们要是无路可走遁入云南投到总兵府,他都一概结纳包庇,藏于府中,为他所用。

    宗振武势单力孤,定了定心神,从小巷中一跃而入。

    墙下芳草萋萋,他伏于地上,等着巡逻过来,打算点倒一个士兵,查问古氏关在何处。

    不久,四盏灯笼从墙对面的树荫下,闪着一团团昏黄的光亮,渐渐走近了他藏身之地。

    他等到五名兵丁刚走到离他十步远时,一下从草中蹿出,不等兵丁叫喊,早点倒了他们,然后将灯灭了。

    拖一个到墙角,拍开哑穴,问他古氏一家关在何处。

    兵丁战战兢兢回答,听说就关在靠马厩一角的地牢里。

    “是街上卖字画的儒生么?”

    “是,是的,小人听说,两口被捉来后”

    “不对,是三口。”

    “小、小人只听说,是两、两口,据说、还有、有一个小孩,却逃、逃走了,没有、捉到,现还在、在沿街查找呢!”

    宗振武点了他睡穴,沿墙根向对面的马厩掠去。

    这园子十分宽大,两边相距不下五十丈。

    掠到马厩,才发觉马厩后面又有一道围墙,围墙筑有望楼,只不过楼并不高,只伸出围墙三尺许,了望的士兵器出上半身,多半不是对着墙外而是对着墙内。

    宗振武明白,是监视墙内关押的犯人的。

    望楼悬着几盏风灯,把墙外二三丈的地方照得通明。

    这便是总兵私设的监狱。其中不知关押了多少无辜百姓。

    宗振武顺着墙角来到距哨楼四丈外停下,猛提了口真气,如一只苍鹰,向岗楼上的卫兵扑去,一下就把他点倒瘫在地上。

    可惜,岗楼对面五丈的另一座岗楼,上面也立着个卫兵,清楚地望见了宗振武飞身而至的情景,惊得他立即顺手抄起放在石台上的锣“咣咣咣咣”狠命地敲打起来。

    宗振武临危不乱,审问点倒的士兵:“快说!古润松夫妇关在里面么?”

    士兵吓得面无人色,结结巴巴道:“昨、昨夜、就、处、处、处死了”

    “真的?小心大爷要了你的命!”宗振武一手捏住他喉头威胁道。

    “真、真的,小,小、小的要是、有有半半句谎言,定叫五五五雷轰、轰”

    不等他说完,宗振武点了他死穴,怕他第二日泄露出有夜行人来找古家的事,以免祸及张大人。

    锣声慌乱地响着,顿时狱墙内人声鼎沸,宗振武赶忙一长身,从岗楼上往外跃出。

    可是,早已有高手尾追而至。

    脑后一阵风声,他知有兵刃袭到,急忙一个侧跃,躲开一击。就这么一耽搁,前头就被堵了路。

    宗振武面上蒙着黑巾,不怕被人认出,他“嗖”地从肩后扯出朴刀,大吼一声向挡住去路的三个江湖汉子攻击。

    那三人各持一柄鬼头刀,毫不示弱地迎了上来,而他身后又有几人向他出招。

    他来不及再攻对方,一把朴刀舞起,遮挡架格,抵住了七件兵刃的攻击。

    七件兵刃有刀有剑,有软有硬,而且全是好手,宗振武武艺虽高,但双拳难敌四手,七个人的轮番进攻,迫得他手忙脚乱。

    站在斗场不远的,还有一个相貌凶恶的五旬壮汉,正是他在发号施令,指挥从园内和从狱墙内赶出来的看家护院、卫士兵丁。

    “抓活的!别让他走了!”那壮汉喝道。

    若不是这道命令,进攻的七人不敢伤他,他早就饮刃倒下。

    眼看情势危急,他已无法冲出重围,便想杀到离狱墙十来丈的花园围墙处越墙逃走,但沿墙根已站了不下三十个持硬弩的箭手。他纵然能冲到那儿,也逃不出三十支机匣弩的攻击。眼看已无出路,他把心一横,决心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赚了他一个。于是,提起八成功力,用的全是拼命招数,要与敌来个同归于尽。围攻他的七人,既不能把他一刀杀了,又要保住自家的一条命,只好放松了进攻,以防守游斗去消耗他的真力。

    这样一来,宗振武就惨了。

    他想毙敌一两个,可人家一攻就退,你要是想进一步追击,后面的人又向你攻来,等你回身去拼杀,他们又立即离开。

    他明白了对手的战术,可又无可奈何。

    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了一阵像蚊蚋似的语声:“壮士不必恋战,速向弓弩手处退却!”

    与此同时,挡在他正面的三人,忽然一个个兵刃脱手,如木雕菩萨般站立不动了。

    哪里还顾得上思索,他当即一冲而过,只见墙根脚的持弩兵丁并未施放弩箭,任由他从他们头上越过,出了院墙。他明白,今夜幸遇高手相救,弓弩手已被制住。

    越出院墙,便拼命向街巷飞蹿,也不听见有人追来,这自然又是高人替他挡了追兵。

    回到布政使司署,张志忠还未睡觉,正焦急地等着他归来。

    见面后一说情况,张志忠不禁喟然长叹,惭愧身为一省布政使,居然连个穷儒都保护不了。又听说古家独子未被抓获,便让宗振武天亮后派人到巷中寻找,务必将此子带回布政使司署抚养。

    第二日,除了派出大量人员,宗管事也亲自到街肆中查访,结果无望归来。

    哪知张志忠却得了消息,这是查访人员亲自目睹的场面。

    这三人奉命一早出府,沿南城查找,在城门附近,却听到一阵小儿哭喊声。

    三人听听像是从一条小巷传出,便向巷里奔去。走不到三丈,就见五个如狼似虎的沐家校尉,揪住一个七岁小孩,连拖带拽,正往巷口走去。

    三人中一人上前道:“大爷,这小儿”

    为首的校尉以为他是平民百姓,牛眼一瞪:“他妈的!想管总兵府的闲事么?这小子是要犯古润松的小儿,你们想怎的?”古山紫趁他说话当儿,猛在他手上咬了一口,痛得这厮怪叫了起来,一只大手不由放开了小儿衣领。

    古山紫立即奔逃,但不出三步又被校尉抓住了:“妈的,你敢咬大爷,大爷要了你的命!”

    他提起斗大拳头,朝古山紫的小脑袋瓜砸去。这一拳若是打个正着,小小的古山紫哪里还会有命?

    说来让人不相信,这大汉一拳只砸了一半,离小儿头上还有尺余,便停住不动了。

    原来,这校尉是吓唬他呢!

    可是,不对了,小儿拔脚飞奔,他却不闻不问,依然举着个拳头,这又是吓唬谁呢?

    岂但这校尉怪样令人不解,就是其余四个校尉也都呆站着旁观,也不追赶。

    三人不禁大奇,还没明白过来,只见一个瘦干的老和尚,也不知从何而来,突然间就到了小儿面前,一把将他抱起,眼一眨便不见了。吓得三人目瞪口呆,赶紧作揖念佛。

    这不是菩萨显灵又是什么?

    听完张大人的叙述,宗振武叹道:“在下昨夜就遇到高人暗助,古家小子有福,被高人救走,异日学得一身上乘功夫回来报仇,当慰古先生夫妇之灵!”

    至于古山紫怎么会逃出沐府爪牙之手,他们却是弄不明白。

    原来,那夜古氏一家正在酣睡,忽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听门外气势汹汹的阵势,古润松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还是白天在布政使家由张大人点醒的,只是没料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傍晚他回来后,与夫人商议半天,夫人竭力主张到布政使家去任教,以避祸端。这本是决定好的事。哪知天不由人,半夜就来了灾星。古润松当机立断,命古山紫从后窗逃走,不准回头。

    古山紫在门外气势汹汹的嚷叫声中,又在父母的催逼之下,惶惶然不知何事,便流着泪跳出后窗,沿巷道直往外奔。

    黑夜里行走,他心胆俱寒,不知不觉就奔到了南城一条小巷中,由于疲乏过度,便靠在一家门坊上睡着了。

    天亮后,他不知该往何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自然又想起回家。

    还未走到家门,就遇见了邻居黄老伯,黄老伯一见大惊,忙将他带到巷内,告诉他家中遭了灾祸,沐府兵丁、按察使署的兵丁正在查找他,叫他快快离城,找个乡下人家暂躲几天,还给了他一些铜钱。

    他并不明白到底家中出了何事,只知道不能回家,便哭着又朝南门走。

    可是,出城又到何处去呢?

    他不敢去。

    除了买点零食充饥,他便在小巷里呆着,心里既恐惧又悲苦。

    他正想走出巷道,不料却遇到了五个校尉。校尉们细问他的来历,他回答支吾,又经几番恐吓欺诈,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分,于是被拖起就走。

    至于救他的老和尚,除了紫面僧又能是谁?他从鸡足山返回,一到古润松家,就见门上的封条,大惊之下,向街坊邻里打听到了情况,夜间便往按擦使司府第去探查,正好发现了宗振武潜在树上,后又尾随他去了总兵府,并助了他一臂之力。

    次日,他找到了古山紫并把他带到了西北沙州沙南山,在那里授业传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